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90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4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2 毫秒
71.
中国传统司法有无"确定性"?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澄清司法"确定性"的含义和标准。本文以西方近现代的法的"确定性"观念为标准,以清代司法为例,从适用法律规定是否具有确定性、事实认定是否具有确定性和法律推理过程是否具有确定性三个方面对中国传统司法进行考察,得出其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72.
论一般条款的确定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般条款是法律原则的一种表现形式 ,以抽象的规则表达了一种伦理标准。“善良风俗”、“诚实惯例”和“诚实信用”等一般条款是自生自发的内在规则 ,确定性是其固有的属性。一般条款的确定性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表现为 :参与性、内生性、滞后性、非典律性和自律性。一般条款确立了概括性的、可普遍接受的行为准则 ,实现了形式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完好结合 ,有利于保障法的确定性。一般条款确定性的获得有赖于法官司法功能的发挥 ,制度的设计必须且应尽其可能地避免一般条款运用中的任意性。  相似文献   
73.
一般预防对刑罚有一套规诫,即刑罚的遏制性、有效性、必要性、相应 性、确定性、及时性与通晓性。遏制性指刑罚以遏制犯罪的目的,它构成一般预防的 首要规诫,其它规诫都由其派生而来。有效性指刑罚必须具有遏制犯罪的作用。必 要性是指刑罚应该以足以遏制犯罪为必要,并足以遏制犯罪为限度。确定性是指刑 罚应该是不可避免的。相应性是指刑罚应该与犯罪相适应。及时性是指刑罚与犯罪 相联系的时间应该尽量紧凑。通晓性是指刑罚应该为大众所知晓。就一般预防论者 所提出的诸种规诫既有其合理性,也有其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74.
于沛鑫 《学理论》2012,(32):151-152
法律的不确定性在法律制度中客观存在,对于法律不确定性的研究在我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随着知识经济带来的法律变革,如何克服法律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消极影响也变得更加迫切。  相似文献   
75.
周苇  张斌校 《证据科学》2011,19(6):702-730
近年来死刑误判案件的披露引起了人们对如何减少此类错误的重新关注。因此,建议提高死刑案件中陪审团成员对被告人罪行确定性的研究者们一致呼吁适用高于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本文在第二部分列举了一些当前论证死刑案件中可以适用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的理论.并说明这些理论是否能证明死刑案件的定罪阶段和量刑阶均应适用更高证明标准。但因为死刑案件仍相对较少.所以误判死刑案件对正当性造成的整体损害小于每年误判数以千计的非死刑案件造成的损害:2002年仅有159人被判处死刑,但2000年有近925000名成年人在州法院被判处重罪,其中45000人在审判中被定罪(其余为自己认罪)。如果在死刑案件中要求真正的绝对确定性.那么可能会因为没有陪审团成员能真正声称自己有“绝对的确定性”而导致无人会被判处死刑。  相似文献   
76.
温州模式是国内区域发展形态的典型代表,在认识论意义上呈现一种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理论分析框架。温州模式自提出以来饱受各方争议,存在"唱红"、"唱衰"、"唱赞"与"唱响"的多样性解读,其"在场"基于市场决定性等五重逻辑演绎区域发展的本真面貌,其"出场"依赖于政府等五种路径选择来表征其丰富内涵。面对外界质疑与内部困境,温州要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等五大历史机遇实现温州模式复兴,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区域的当代在场与回归,打造温州模式升级版。  相似文献   
77.
胡寅寅 《学理论》2014,(7):68-69
在流动的现代性条件下,获得了自由的现代人陷入了一个取消控制、灵活多变、充满竞争和普遍存在着不确定性的流动的、不可预料的世界,人们在这样的世界中独自承受着焦虑和不安。为了寻求安全感,人们期盼重建共同体,但是鲍曼认为,在现代社会重建共同体意味着丧失自由,共同体在现代性条件下存在着难以解决的悖论,只有正确理解重建共同体的理论支点,即将平等的要求与承认差异相连,才能为共同体提供一个存在的机会。  相似文献   
78.
渎职罪中的"结果犯"存在未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法渎职罪罪状叙述里规定的结果要素或情节要素,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应属于构成要件,是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而非区分既遂未遂的标准.但特定情形下:排除刑法第13条"但书"情形、具备一般未遂犯的条件、具有追求较大危害结果的确定性故意,行为人以法定结果发生为追求目标,即使最终未实现该法定结果,也可以成立犯罪未遂.  相似文献   
79.
张莹 《学理论》2012,(15):7-8
笛卡尔致力于追求知识的确定性,企图建立起确定的知识体系。他涤除了旧哲学的偏见,构建了全新气息的新世界的哲学。他运用普遍怀疑的方法找到了新哲学的阿基米德点,又通过直观与演绎的方法建构了确定性的知识大厦,体现了哲学数学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80.
雷鸿 《人民司法》2012,(5):42-45
法律确定性与实质正义都是法治的组成部分。换用中国的现实语境来表达,也就是人民法院的基本司法政策: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两个效果的统一。但是,法律确定性有可能与实质正义发生冲突,或者说,法律确定性不可避免地存在其局限,为了保证确定性有可能导致个案的不公。在此情形下,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是一道横亘在司法者面前的难题。本文拟从案例指导制度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法律规则与司法活动之间的能动关系。案例指导制度的功能及运作"司法是确保法律回应性的根本方法。"①法律适用的核心就在于将普遍性的法律规范运用于具体个案当中。由于制定法自身可能存在法律漏洞、前后矛盾、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