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2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大蒜新素对鼠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小鼠脾细胞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其抗MCMV作用机制.方法:复制小鼠巨细胞病毒感染模型,将模型小鼠随机分成大蒜新素治疗组和安慰剂组,于MCMV感染后48 h开始分别给予大蒜新素一般剂量(25 mg·kg-1/d)和等量9.0 g/L氯化钠注射液腹腔注射;另设大蒜新素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不接种病毒,分别给予大蒜新素一般剂量(25 mg·kg-1/d)和等量9.0 g/L氯化钠注射液腹腔注射.用ELISA法检测小鼠脾细胞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和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结果:MCMV感染可导致BALB/c小鼠Th1类细胞因子IL-2表达明显下降(P《0.01),Th2类细胞因子IL-10表达显著增高(P《0.01).大蒜新素能诱导正常BALB/c小鼠和MCMV感染模型鼠脾细胞Th1类细胞因子IL-2和IFNγ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Th2类细胞因子IL-10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大蒜新素能显著上调正常和MCMV感染模型小鼠脾细胞 Th1类细胞因子IL-2和IFNγ的表达,并抑制Th2类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通过诱导和促进特异性Th1优势应答反应来发挥抗CMV效应.  相似文献   
22.
为探讨甘草的3种主要成分甘草甜素、甘草多糖和光甘草定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毒性与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将3种药物均设6个质量浓度(0.1、1、5、20、100和400μg/mL),分别与巨噬细胞作用12、24和36h后,利用CCK-8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药物对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无细胞毒性浓度下对巨噬细胞吞噬大肠杆菌的影响,用ELISA试剂盒检测3种药物对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400μg/mL甘草甜素和光甘草定对细胞有一定毒性;所有试验浓度的甘草甜素和甘草多糖均能显著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P0.01),而仅5、20和100μg/mL光甘草定有这种作用(P0.01);所有试验浓度的3种药物均能显著增强巨噬细胞分泌IL-1β、IL-6、IL-12和TNF-α的能力(P0.01),高剂量抑制IL-4、IL-10和TGF-β的分泌(P0.01),而低剂量没有明显变化。结果表明,甘草的3种主要成分甘草甜素、甘草多糖和光甘草定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基本无毒性,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分泌促炎性细胞因子以及降低抑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Aβ25-35诱导的BV-2小鼠小胶质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及对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 NF 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Aβ25-35激活BV-2细胞的炎性反应,测定TMP高、中、低剂量(终浓度分别为100、30、10 μmol/L)对Aβ25-35诱导的BV-2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在AMPK激活剂(AICAR)及抑制剂(化合物C)存在下,检测TMP对AMPK及p65(NF κB亚基)磷酸化的影响。结果 TMP高、中剂量可明显抑制BV-2细胞中IL-1β、IL-6、TNF-α和iNOS基因mRNA表达水平 (P<0.01),高剂量TMP可激活BV-2细胞中AMPK(P<0.01), 并抑制p65磷酸化 (P<0.01)。结论 TMP通过激活BV-2细胞中AMPK活性,抑制NF κB活化,进而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24.
为研究Th1型细胞因子IFN-γ、TNF-α在流产发生机制中的意义,探讨中药单体成分川楝素的致流产作用及机理,给妊娠第5天的小鼠连续3d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川楝素溶液,对照组以等量的100mL/L丙二醇生理盐水代替,于妊娠第8天剖杀,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和子宫组织中IFN-γ和TNF-α的水平。结果显示,川楝素的致流产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随着注射剂量的增加,小鼠的流产率逐渐上升。随着注射剂量的增加,小鼠血清和子宫组织中IFN-γ、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果表明,川楝素诱导孕鼠流产与Th1型细胞因子IFN-γ、TNF-α含量的增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5.
信息广角     
《支部生活》2005,(4):22-23
我国将在三年内培育25万家“农村超市”,我省要选百名拔尖乡土人才,我国每年将选派五千名高校教师赴国外深造,我国科学家发现新的干细胞因子,教育部发布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六大重点  相似文献   
26.
皮肤切创组织IL—2、TNF—α时间相关性表达的ELISA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细胞因子在创伤及修复过程中的表达的含量变化与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酶联吸附方法(ELISA)检测不同损伤时间(生前伤0.5~168h)实验动物皮肤切创组织中IL-2和TNF-a的表达水平。结果IL-2、TNF-a在造创后0.5h即升高,并分别在造创后3h和1h到达峰值,在造创后48h均有反弹,在72h和168h持续升高。结论上述细胞因子在创口修复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呈时间相关性特点。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补肾解毒法对多发性硬化小鼠中枢神经炎症及外周血CD4+ T细胞亚群(Th1、Th2、Th17、Treg细胞)的影响。方法 以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EAE)模型作为多发性硬化动物模型,以C57BL/6小鼠皮下多点注射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35-55,MOG35-55)的方法复制EAE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泼尼松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小鼠。模型复制后第30天取小鼠脊髓,光镜下观察各组小鼠脊髓炎性细胞浸润和脱髓鞘等病理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脏Th1、Th2、Th17、Treg细胞亚群,ELISA法检测脾脏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 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 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17A, IL-17A)水平。结果 中药高剂量组、泼尼松组炎症评分和脱髓鞘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泼尼松组脾细胞培养后上清液中致炎因子IFN-γ、IL-17A降低明显,而抑炎因子IL-4、IL-10升高明显,Treg比例明显升高,Th1和Th17比例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解毒法能够调节EAE小鼠失衡的CD4+ T细胞亚群,显著抑制EAE模型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中药软肝饮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转基因小鼠HBV-DNA、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及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0只雌雄各半的HBV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中药软肝饮治疗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恩替卡韦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各组分别连续给药4周后取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及肝组织中HBV-D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层粘连蛋白(laminin,LN)、透明质酸(haluronic acid,HA)、Ⅳ型胶原(collage typeⅣ,Ⅳ-C)、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typeⅢ,PCⅢ)]、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软肝饮高、中、低剂量组和恩替卡韦组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中HBV-D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肝饮的作用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LN、HA、Ⅳ-C、PCⅢ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软肝饮高剂量组和恩替卡韦组LN、HA、Ⅳ-C、PCⅢ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软肝饮降低血清LN、HA、Ⅳ-C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2、IL-10、IFN-γ水平显著降低(P<0.05),IL-4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软肝饮高、中剂量组和恩替卡韦组IL-4水平显著降低(P<0.05),IL-2、IL-10、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软肝饮低剂量组比较,软肝饮高、中剂量组IL-4水平显著降低(P<0.05),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软肝饮治疗HBV转基因小鼠发挥抗病毒、抗纤维化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9.
为探究姜黄素是否具有抑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的作用,本研究以Vero细胞为实验对象,分别设置阴性(空白)对照组、PEDV感染组、姜黄素处理组、姜黄素预处理后感染PEDV组,在PEDV感染后观察细胞病变,利用RT-qPCR、Western-blot、IFA技术和病毒滴度测定法检测PEDV在Vero细胞中的增殖情况。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EDV感染Vero细胞后有明显细胞病变,即细胞拉丝、细胞核固缩并空泡化。与PEDV感染组相比,姜黄素预处理后显著抑制了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P<0.05),降低了病毒感染后的滴度(P<0.05),显著上调了Vero细胞抗病毒细胞因子IFN-α、IFN-β的分泌水平及MX1、ISG15、ZAP的转录水平(P<0.05)。与阴性(空白)对照组相比,PEDV感染后抗病毒细胞因子IFN-α、IFN-β的分泌水平明显上调(P<0.05),但MX1、ISG15、ZAP的转录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姜黄素处理后除IFN-α分泌水平无明显变化外,IFN-β分泌水平及MX1、ISG15、ZAP转录水平均显著上调(P&l...  相似文献   
30.
应用RTPCR结合激光密度扫描定量分析方法,观察了不同途径免疫小白鼠的脾单个核细胞的细胞因子IL1β,IL2和IFNγ的mRNA动态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穴位免疫组细胞因子IL1β和IL2的mRNA表达峰值和持续时间均大于非穴位免疫对照组。穴位免疫组与对照组比较,IFNγ的mRNA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这一结果在mRNA水平上证明经后海穴途径免疫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示在穴位免疫激活机体免疫应答的过程中,除了免疫系统自身调节外,尚有其他因素参与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