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9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15篇
工人农民   43篇
世界政治   1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0篇
法律   839篇
中国共产党   1095篇
中国政治   1927篇
政治理论   603篇
综合类   130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492篇
  2013年   466篇
  2012年   572篇
  2011年   500篇
  2010年   510篇
  2009年   511篇
  2008年   627篇
  2007年   384篇
  2006年   356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贝志 《中国残疾人》2006,(10):15-15
2006年9月6日,距北京残奥会开幕还有整整两周年。志愿者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石,是奥运会的形象大使。因此,奥运会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志愿者的盛会。从现在起到2008年,北京奥运志愿者将通过志愿服务,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共同营造北京"人文奥运"浓浓的和谐氛围。为"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目标,志愿者在行动,我们的记者也在行动……  相似文献   
22.
东西方文化存在“异”的一面,也存在“同”的一面,即“和”、“同”、“一”的思想。很多俄语词的词义本身就表现出“和”、“同”、“一”的思想,汉语也是这样。从中可以看出俄罗斯民族和中华民族追求的价值取向都离不开“和”、“同”、“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23.
英语是全世界特别是北欧不同语言在大不列颠岛融合和创新而成的。这种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便利的水上交通、频繁的外来侵入、积极的文化传播、大规模的对外扩张以及广泛的国际交流为其演变提供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4.
日前,中共常州市委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意见》,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这是市委采纳市政协建议,以"大调解"为基础,综合运用多元主体、多种方式和专业化调处方法来应对社会矛盾多样化、专门化和扩大化趋势,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制度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5.
侦查工作中,正确运用充足理由律,有助于对言词证据的可靠性进行判定,有效说服教育犯罪嫌疑人,及时识别、驳斥犯罪嫌疑人的诡辩。运用时应当注意:把握好适用的范围、条件;理由必须真实;理由与论断之间要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不能违反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26.
一个美国籍韩国人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在一个远离繁华城市的小镇建立了一所弱智儿童寄托站,她收养了30多名残疾儿童。她用她的座右铭:"爱心是神圣的,爱心无国界,爱不需要条件,让爱充满我们爱之家,充满全世界。"来完成她的人生理想。虽然她不懂汉语,但是传递爱心是不需要语言的。  相似文献   
27.
永川区人大常委会针对本区的经济社会存在的问题,结合“代表行动”,开展了十项课题调研,其调研成果被有效运用,有力助推了永川发展。  相似文献   
28.
弗洛连斯基、布尔加科夫和洛谢夫是俄国语言哲学史上语言本体论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以其独特的名谓哲学(称名哲学)为俄国语言哲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他们看来,名谓是人类思想的"意义"和事物存在之内在"意义"的特殊交汇与融合。世界中的一切,包括自然在内,都具有意义,因此,名谓并非实体性客体,而是积极地表现着自己、有意识有目的地给事物和现象命名的、思考着的个体。他们的名谓哲学揭示了主体与客体、本体与现象、认识与存在相统一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旨在证明,语言是现实存在的理性的反映,而词语则是这一被反映的存在的本质。了解俄国语言哲学史上语言本体论流派及其思想精髓——名谓哲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俄国当代语言哲学。  相似文献   
29.
高校日语教学热的出现,使高校对日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教学内容不断作出调整和创新,力图改变日语教学上存在的单一的词汇语法教学、其他知识面较欠缺、教学内容过于滞后的现象,从而将单一的日语教学向着综合性应用能力培养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30.
一、双语教育的含义及其意义双语教育正成为中国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但“双语教育”这个概念究竟应该怎么理解?所谓双语教育,其目标的确是培养学生具备两种语言能力。但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不是通过把目的语作为一门课程,例如,把英文和中文作为两门独立的课程。准确他说,双语教育指的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从而使学生通过授课语言的运用来达到掌握两种语言的最终目标。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在学校教育中不容忽视,双语教育是学校课程中有关语言的事情。双语教育不是在学校里开设两门独立的语言课程,而是指通过采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