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5篇
  免费   32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583篇
中国共产党   81篇
中国政治   170篇
政治理论   42篇
综合类   2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公民与法治》2005,(5):38-40
(五)社会经济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是指公民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的经济物质利益的权利。它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物质上的保障。从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看,社会经济权利主要包括公民个人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权。  相似文献   
22.
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已被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现行宪法的第四次修改完成法定程序。在宪法修正案中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意味着,“公民的私有财产”——我们一直讳莫如深的字眼已载入我国现行宪法,这不仅是我国制宪史上的一件大事,而且对我国法治建设进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都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一、公民私有财产权宪法保障的历史发展一般认为,传统意义上的“财产权”是以所有权为核心的,为此,近代宪法中的财产权概念,基本上指的就是财产所有权。然而,随着经济权利的发展,财产权已经…  相似文献   
23.
论经济权利的宪法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权利是由传统的自由权性质的经济自由发展而来的新型权利,它具有国民要求国家积极作为的社会权性质.出于保障公民独立的经济地位的需要,现代宪法中的经济权利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逻辑自足的复合权利,主要包括劳动权、财产权、社会保障权.其中财产权是对传统的经济自由的吸纳,劳动权、社会保障权则是新发展出来的社会权,目的在于弥补传统经济自由的机会平等的不足,为公民的独立经济地位的形成创造条件平等.经济权利的宪法保障也呈现出多样性,对财产权的保障仍然延续了传统的妨害请求的模式,而劳动权、社会保障权则依照国情,采用方针条款、宪法委托、制度保障、作为请求等复合模式.就我国宪法来看,经济权利的性质和内涵仍存在争议,宪法保障仍不完善.  相似文献   
24.
论职务作品的权利归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有关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的问题,我国《著作权法》作出了非常详细的规定,但是在具体适用过程中却仍不免使人产生不少的困惑。本文认为首先应当对职务作品作出明确的界定,同时本着平衡著作人和工作单位双方利益的立场,规定职务作品的著作财产权在双方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归属于著作人。对于职务作品的著作人格权,本质上应属于人格权范畴,因此也应由著作人享有,但为了不妨碍单位对职务作品的使用,应对著作人的著作人格权作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25.
人格理论是关于财产和财产权的一种重要的理论。人格理论在欧洲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以康德和黑格尔的人格理论为基础形成了德国和法国的知识产权制度特别是著作权制度的理论基础。由于知识产品是人的大脑的产物,人格理论在运用到知识产权领域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但同时,知识产权的人格理论也面临一些挑战。  相似文献   
26.
修宪,民营经济又一春——重庆民营经济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丰 《公民导刊》2004,(2):13-15
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提出的14项宪法修改建议。其中第十三条,修宪建议作出了如下表述:“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相似文献   
27.
私有财产权的宪法地位及其历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 2 0 0 4年宪法修正案完善了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 ,但仍存在若干不足之处。宪法意义上的公民财产权与民法意义上的公民财产权具有不同内涵。我们应通过与西方发展历程的比较 ,从历史的角度审视我国私有财产权宪法地位之变迁 ,并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指向 ,探讨如何完善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  相似文献   
28.
本文指出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一种私有财产权利,数字图书馆也有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区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数字图书馆如何受到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制约,并如何采取具体的版权管理应对措施,以达到知识共享扩张与保护私有财产的双赢。  相似文献   
29.
私有财产权的保护与行政补偿法制的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讨论了"人权入宪"的含义及其对行政补偿法制发展的影响,私有财产权的理念及其法律保护路径,私有财产权的限制与公共利益的界定,我国行政补偿法制发展路向等重大现实课题,提出了判断公共利益的六条标准和行政补偿立法的若干构想,旨在为完善我国行政补偿法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本文通过“北京三面向版权代理有限公司诉重庆市涪陵区图书馆侵犯网络版权纠纷案”缘由、原被告的诉求、一审二审判决的回眸,对本案审理过程与法律适用的介绍,分析本案法律适用的问题及其近年相关法律的针对性修订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