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74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37篇
各国政治   93篇
工人农民   135篇
世界政治   27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5篇
法律   1719篇
中国共产党   4943篇
中国政治   7484篇
政治理论   1244篇
综合类   213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262篇
  2015年   587篇
  2014年   1589篇
  2013年   1442篇
  2012年   1637篇
  2011年   1556篇
  2010年   1563篇
  2009年   1475篇
  2008年   1612篇
  2007年   1205篇
  2006年   1196篇
  2005年   937篇
  2004年   782篇
  2003年   574篇
  2002年   417篇
  2001年   322篇
  2000年   28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成都的生态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与民间文化资源为文化资源的品牌战略提供了可行性。从文化资源品牌转化到文化产品品牌要经历品牌定位、策划、营销、宣传、维护、延伸的阶段性连续演进的过程.有其内在成长机理。成都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文化内涵深厚丰富.文化样式特色鲜明,文化资源品牌极具个性。近年来,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形成了儿个在全国有地位的文化产业集团,打拼出了一批在全国较有影响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但文化产品的品牌化程度及规模、结构等,还是与自。  相似文献   
992.
孙威 《长白学刊》2011,(3):159-160
近年来,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网络课件为教师的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更加丰富的信息量,它不仅大大推动并促进了英语教学,而且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方式方法,受到师生们的欢迎。但多媒体课件是一种  相似文献   
993.
一、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城市生态复合系统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子系统。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指这三个子系统协调发展、平衡发展,从而共同促使城市生态复合系统的发展,使城市既能够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所需要的资源构成危害。  相似文献   
994.
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55号《辽宁省禁止提取地下水规定》业经2011年2月24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政府第4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4月1日起施行。省长陈(?)高二○一一年三月三日  相似文献   
995.
对每一个贫困县而言,既有资源匮乏的因素,也有观念落后的因素,也不排除政策的因素,但对于一个特定的贫困县而言,以上三种因素所占的比例并不相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类型  相似文献   
996.
张吉刚 《当代贵州》2011,(35):35-36
推进万山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必须把产业转型作为重中之重,并以此带动体制机制创新、城市功能等各个方面的整体转型。时不我待的转型机遇2009年3月,万山特区(现万山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同时,《资源枯竭型城市贵州省万山特区转型规划(2010—2020年)》通过了国家发改委评审和省政府批准,谢桥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正式划入管辖,  相似文献   
997.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任重而道远。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里,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如儒家的人本思想、和文化;道家的无为而治、天人合一;尚俭戒奢的传统美德;生态环伦理中提出的仁民爱物、善待生命,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等等,对建设两型社会无疑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尤为可贵的是,中国古代提出了道法自然的理念——所有这些都为建设两型社会提供了极富启迪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998.
张艺凡 《法制与社会》2011,(22):195-196
旅游资源作为一种公共资源,本应是为全民所有,全民共享,具有公益性质的,但是当下社会,不收取任何费用,免费欣赏的景色却越来越少了。改革开放作为一个分水岭,之前和之后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迁,其中法制体制的建立、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社会组织的分化重组,都导致了我国旅游资源由公共资源向产业资源的转变,本文从转变的原因及重归旅游资源公益性的途径进行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999.
《重庆行政》2014,(6):I0008-I0011
正重庆市九龙坡区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成效显著。通过保护生态资源,夯实生态基础;完善基础设施,营造休闲氛围;注重品质建设,融入休闲元素;挖掘资源潜力,丰富产业内涵;突出特色优势,集中成片推进,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等。"走马桃花节"、"金凤梨花节"、"铜罐驿金秋采果节"等一系列节会的繁荣,昭示着九龙坡区休闲农业已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00.
叶德恩 《当代贵州》2011,(33):35-35
围绕“工业强县”战略,松桃苗族自治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整合资源,走工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