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高度重视加强党性修养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党性修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并对加强党性修养长效机制的建立进行了不懈探索,为党性修养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2.
胡锦涛统一战线理论有着深厚的哲学根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统一战线工作;坚持统战工作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把"求同存异"作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根本工作方法;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包括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在内的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根本标准,开创了我国统一战线新局面.  相似文献   
53.
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中国共产党人都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发展群众路线,并因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毛泽东是群众路线的倡导者和实践者;邓小平在贯彻群众路线方面作出了思想贡献;江泽民对群众路线进行了理论创新;胡锦涛对群众路线的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要继续坚持群众路线,那样我们党就一定能无往不胜,社会主义事业也会蒸蒸日上。  相似文献   
54.
韩亚光 《河北法学》2008,26(7):2-2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借鉴其他国家法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步的需要,初步形成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政治风波的严峻考验,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需要,正式形成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继续发展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  相似文献   
55.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进行了科学总结,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观点。突出表现为: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上提出了一系列科学思想,并对对外开放的原则和措施进行了全面思考。胡锦涛改革开放思想具有鲜明的特点、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6.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当今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为民"思想。胡锦涛"为民"思想,升华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细化了党的根本宗旨,深化了党的执政理念,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实现党群关系和谐、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行动指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57.
论江泽民和胡锦涛的国际关系伦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关系伦理是在国际交往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济全球化、政治经济旧秩序、发展中国家、全球问题等,都是影响其变革更新的重要因素。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从江泽民到胡锦涛,根据国际局势的变化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色和创新精神的国际关系伦理思想。这既为中国的自身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国际社会正常交往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8.
在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思想的提出和初步形成时期,胡锦涛提出了加快转型发展的新理念、新概念、新战略;在2007年10月至2012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时期,目标方向、基本要求、政策导向、工作重点、战略关键等诸项战略思想逐步丰富和发展起来。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提出和发展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十年来,我国推动转型发展在六个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相似文献   
59.
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就是要协调各阶层、各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形成各社会阶层之间良性的、公正合理的互动结构.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十分关注和重视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关系,强调要“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科学地认识、分析和处理当前我国的阶级阶层关系,促进我国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和谐,对于构建有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阶层结构形态,进一步保持和促进我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0.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胡锦涛阐明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作了进一步阐释,强调弘扬历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各种精神,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精神。胡锦涛对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