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5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The article review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England in the law of necessity as a defence to crime and calls for its further extension. It argues that the defence of necessity presents the criminal law with difficult questions of competing values and the ordering of harms. English law has taken a nuanced position on the respective roles of the courts and the legislature in the ordering of harms, 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w has been pragmatic rather than coherently theorised. The law has granted necessity some scope as an exculpatory principle in the law of general defences, but it has also respected the primacy of the legislature as the legitimate arbiter of many of the competitions of value that necessity throws up. The recognition of necessity has not been in the form of a single unified defence of that name. Rather it has taken the form of a number of defences, based on a principle of necessity, but with different nomenclature and different rationales. This approach to necessity is defended as right in terms of principle and policy. Any further development of necessity as a general defence should be restricted to two contexts, namely those of emergencies, and of conflicts of duty, where a danger of death or serious injury is present.
Ian Howard DennisEmail:
  相似文献   
12.
隗佳 《法学家》2020,(1):130-145,195
目前我国司法实践在处理受虐妇女杀夫案时直接进入量刑阶段,忽视了适用出罪事由实现无罪的可能性。在此类案件中,虽然因不存在"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不能适用正当防卫,但针对危险引发者的防卫行为则可以运用其他紧急权资源。受虐妇女因无法忍受家庭暴力而杀害丈夫的行为,构成防御性紧急避险。然而紧急避险的正当化根据,不应采取功利主义的法益权衡说,而应采取社会团结义务说。即仅在理性人自愿负担的社会团结义务的限度以内才能成立违法阻却事由,因侵害生命的避险行为超出了社会团结义务的限度而无法得以正当化,但可能成立以无期待可能性为基础的责任阻却性紧急避险,这与我国《刑法》第21条的规定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3.
建立取得时效制度的必要性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现行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中大都确立了取得时效制度。本文认为 ,在我国应当确立取得时效制度。设立取得时效制度有如下功能 :确定财产归属 ;发挥财产利用效率 ;维护社会秩序和交易安全 ;及时解决纠纷。取得时效制度不能由善意取得制度、诉讼时效制度、公信制度等其它制度代替。文章并对取得时效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4.
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存在 ,使司法裁判过程既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国家、社会、当事人 ,乃至社会公众舆论等各方面正当或不正当的影响 ,正确分析和了解这些因素对司法过程的不同影响 ,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完善诉讼保障体制 ,以尽可能地减少或者防止其对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可能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发展”的命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极大深化了人类对自由的认识,为人类的全面发展实践提供了理论武器。区分“人的自由发展”的两个不同领域,是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沉默权就是犯罪嫌凝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享有对司法机关和审讯人员的讯问保持沉默的权利。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其宪法或者刑事诉讼法中确立了沉默权制度。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承认被追诉人享有沉默权、确立沉默权制度已是历史的必然。其确立的时机和条件均已成熟。我们应当尽快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 ,再结合国外的立法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公安部在全国已经建立了六个警务实战训练基地,但在西北地区还没有建立警务实战训练基地。我校如果尽快建成警务实战训练基地,并争取被列为公安部第七个警务实战训练基地,不但有利于填补公安部目前在西北地区没有警务实战训练基地的空白,也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我校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更有利于公安实战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对我校建立警务实战训练基地的必要性、优势及构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叶琦 《公安理论与实践》2011,21(1):19-21,32
人民警察是法律的坚强守护者,也是一个容易受到袭击的群体。当前,袭警活动日益猖獗,人民警察的自身权益不断受到侵犯和挑战。为了弥补法律上的缺陷,保障正常的执法工作,有必要设立袭警罪。同时,应当明确袭警罪的犯罪构成。关于袭警罪的立法化过程也应当是渐进的。  相似文献   
19.
警察应不应该干预家庭暴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认识警察干预家庭暴力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是警察干预家庭暴力的前提。警察干预家庭暴力的必要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家庭暴力危害严重,应该干预;家庭暴力规律特殊,需要干预;有关法律明确要求,必须干预。警察对家庭暴力的干预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源于警察工作的特殊性、身份的特殊性和职权的特殊性。基层派出所民警干预家庭暴力具有重要意义:求助方便快捷,干预及时效果好;预防方法多样,教育宣传辐射广;有效干预家暴,综合治理好处多。  相似文献   
20.
就目前中国的国情和司法现状而言,应当把死刑案件的改革集中在一审程序的加强和改造上,尤其是加强死刑量刑程序的规范化建设。应在我国死刑程序的审理中设立一个单独的量刑程序。重心在于解决选择合适的死刑量刑程序模式、提高证明标准、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引入量刑建议制度等方面的认识问题。构建我国死刑量刑程序的具体思路,应从量刑程序合议庭的组成、定罪程序与量刑程序的间隔、量刑程序的自动启动、控辨双方就证据进行质证、以及量刑程序中的特殊调查取证权等方面着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