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7篇
  免费   166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65篇
法律   2270篇
中国共产党   35篇
中国政治   714篇
政治理论   108篇
综合类   248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367篇
  2012年   403篇
  2011年   341篇
  2010年   383篇
  2009年   400篇
  2008年   501篇
  2007年   496篇
  2006年   472篇
  2005年   404篇
  2004年   395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转化抢劫罪的若干疑难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成转化抢劫罪的前提“犯盗窃、诈骗、抢劫罪”并不要求一定达到既遂程度,也不是三个具体罪名,而是指三种行为形式。转化抢劫罪中的暴力、威胁必须达到一定程度。其主体必须年满16周岁。其目的条件之一的“毁灭罪证”不包括灭掉证人。  相似文献   
52.
Dutch criminality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performance of police and justice have only recently been analyzed at the macro level (e.g., at the level of municipalities or the whole country). This type of approach is a useful supplement to analyses at the micro level (that of individuals), which are more common in Dutch empirical criminological research. The main results of such a macro approach are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We conclude that the per capita numbers of youth, divorced people, and unemployed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crime rate. The police strength and solving rates are important factors as well. Analysis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police reveals that detecting one more case of driving under the influence is far more expensive than solving one more other crime or handling one more traffic accident. The results are combined to sketch a cost-benefit approach of different strategies in allocating more resources to the police. Allocating extra resources to solving more cases of vandalism gives the best cost-benefit ratio.  相似文献   
53.
李晓明  陆岸 《法律科学》2005,23(6):37-46
一个时期以来,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的争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是属于两个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问题。在“罪刑法定”原则下,社会危害性更应当回归于犯罪学之中,而在刑法学中用法益侵害和严重的法益侵害取而代之,并且它们只有被明确规定在刑法中才能叫刑法法益侵害。这样规定,不仅剔除了“社会危害性”这一宏观、模糊的、甚至易受主观价值取向改变的犯罪定义标准,而且有利于刑事司法操作。  相似文献   
54.
从近几年数据统计与调查结果来看,江西省中学生刑事犯罪呈恶化趋势,犯罪总数逐年上升,且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所占比例也逐年上升。在违法犯罪主体构成方面,呈现出犯罪年龄下降,由高中生转向初中生的趋势;在犯罪类型方面,涉财案件多,其中以盗窃、抢劫案件最为突出;在犯罪组织形式方面,表现为团伙斗殴现象严重突出,带黑社会性质的帮派侵入校园,帮派团伙活动呈蔓延趋势;从违法犯罪手段上看表现为作案手段多样化、智能化;在犯罪的危害程度方面,中学生实施的暴力犯罪日趋突出,危害结果严重。  相似文献   
55.
数码照相机有其自身的特点、成像原理和程序。在公安实际中 ,数码照相在刑事技术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为记录刑事犯罪现场、拍照痕迹物证、保存现场照片、拍照辨认照相、运用红外、紫外成像及制作公安教学或宣传软件等等。  相似文献   
56.
忘却犯是指负有防止危害结果发生义务的人因为疏忽大意的过失而未尽职责致使该结果发生从而构成的不纯正不作为犯。忘却犯是历来确定行为概念时不得不面临而又最难逾越的障碍。只有将行为定义为“体现了主体的心理事实、能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身体动静”方可正确地说明“犯罪是行为”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57.
国外科学不端行为刑事治理制度呈现三大特点:充分尊重本国法律传统;注重刑罚方式以适应科学家与科研活动的特点;保持刑法谦抑性。在对科学不端行为的治理中我国刑法一直处于缺位状态,而目前所采用的道德、民事和行政措施等手段又未能取得理想效果。因此我国应把科学不端行为的治理纳入到刑法典框架下,并须进一步完善资格刑。  相似文献   
58.
经济理论中的数理分析理论运用到对涉税犯罪案件的侦查中来,可用成本公式“收入-成本= 利润”对涉税犯罪案件的作案手法、证据搜集和线索作分析、确认,从而为经济犯罪侦查人员提供一种新的侦查方法,为涉税犯罪案件侦查创造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9.
不能犯,是指行为不能对刑法所保护的法益造成现实侵害的状况。不能犯应否构成犯罪,是不能犯的根本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可能存在的将不能犯全部作为不可罚的非罪的观点与将所有的不能犯均作为犯罪的观点处于对立的两极,而这样的两极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即使是最极端的观点,也不认为将迷信犯作为犯罪合理(成罪的场合),或者将所有的非实害犯均当作非罪的理论观点与立法例合理。依据社会一般人的认识进行事前判断,同时考虑行为人的特别认识作为危险的判断标准是合适的。划分一般的未遂犯与可罚的不能犯相区别的主张,对不能犯在处罚上轻于一般未遂犯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60.
对刑事责任的本质进行阐述的学说,西方刑法理论界主要有道义责任论、社会责任论和规范责任论等三种学说,我国刑法理论界主要有刑事法律关系说、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说、最高层次否定价值判断与最严厉的惩罚性义务统一说、伦理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说、国家评价与个人负担说等几种。由于学者们研究的方法、角度和立场各不相同,从整体而言,这些学说都有其合理性,但也有其缺陷,刑事责任的本质应是社会危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