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篇
  免费   43篇
各国政治   71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3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0篇
法律   104篇
中国共产党   41篇
中国政治   165篇
政治理论   139篇
综合类   14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WTO法律适用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必然会产生WTO法的国内适用问题。依据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一般原理 ,WTO法具有优先于我国国内法的效力 ,国内法不得与之相抵触。因此必须排除当前国际法适用中的某些障碍 ,从立法、行政和司法角度积极创造条件 ,为我国在WTO法构建的“游戏规则”中成为真正的赢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2.
论中国区际法律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各法域之间的法律冲突应属于区际法律冲突,结合其特点,用实体法规则方法与冲突法规则方法解决中国区际法律冲突各有其利弊和可能性,但中国目前应由各个法域自行制定各自的区际冲突法规则。  相似文献   
33.
在新阶段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社会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为推进区域和谐发展的法治化进程,探索区域和谐发展的法治化途径,包括构建多层次、可持续性的法律体系,构建法治与民主的互动机制,发展社会文化创新机制,对实现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地方政府的创新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角色需要进行正确的定位,即在遵守市场规律的前提下进行不断创新,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35.
黄信 《桂海论丛》2010,26(6):79-82
广西沿海(北海、钦州、防城港)开发建设中的生产力布局,直接影响该区域区位势能的发挥,事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将来的发展格局。该区域合理的生产力布局要以区域经济理论为指导,立足于现有经济基础,正确处理布局与自然地理、产业选择、港口主体功能区、市场与资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36.
叶大凤 《桂海论丛》2008,24(6):68-70
我国国内层面的区域经济合作的迅速发展,要求我国的区域公共政策适时调整。我国区域公共政策在政策目标、政策内容、政策机构、政策工具、政策协调和监控等方面存在着局限或缺失。我国应实施区域公共政策的转型和创新,从完善政策制度基础、调整政策目标导向、重构政策内容体系、组建区域政策管理机构、构建区域利益协调机制等方面重塑区域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37.
刘凤芹 《青年论坛》2008,(1):140-143
中蒙关系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但睦邻友好始终是两国关系发展的主流。由于蒙古处于特殊地理位置,其外交关系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美、俄、日等世界主要大国的影响,并进而影响中蒙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8.
本文旨在分析为何东盟国家曾经将中国视为威胁,如今却转变观念,将中国视为促进地区稳定和一体化的重要推动力。第一部分将阐述东盟国家对中国的官方立场的变化,即从“中国威胁论”向“中国机会论”的转变。在80年代,当中国的经济开放促进了其与南部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时,这种观念的转变尤为突出。第二部分认为,在欧美日经济发展呈现出保护主义趋势,并遭遇发展瓶颈的情况下,中国的发展为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契机。同时,笔者着重分析了中国从地区的不稳定根源向地区安全保障者转化的原因。第三部分指出,尽管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建立起了特殊关系,但中国无法排斥其他大国,尤其是日本与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9.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西部大开发,首先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实践基础和重大意义,同时要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把握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0.
《中国发展》2009,9(5):5-9
长三角地区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综合实力强、城镇体系较为完备的区域,具有区域联动发展的历史渊源和坚实基础,也将继续承担引领我国科学发展的任务。与此同时,长三角的发展也面临社会转型的阵痛、金融危机的压力、资源环境的约束等。促进长三角区域合作发展,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长三角区域合作所取得的成绩以及面临的困境,从国家战略和国际视角的高度,探寻促进长三角区域合作发展的有效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