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2011年初,一场肇始于北非小国突尼斯的民众骚乱,引发多米尼骨牌效应,席卷中东、北非多个国家,致使中东、北非多个国家发生重大的政治变局。透析中东北非动荡现象,剖析其产生的多方面原因,从中可以得出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历史警示。  相似文献   
12.
自2010年底以来,西亚北非地区持续上演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剧变,多股势力之间的明争暗斗使得这一地区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作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石油生产地和供应地之一,西亚北非地缘政治动荡必然会对国际能源格局带来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中国对西亚北非地区石油资源的高度依赖,使得中国能源安全不免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局势动荡使得西亚北非地区油气合作的政治环境进一步复杂化,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风险骤增;在中国石油进口对西亚北非地区的对外依存度与来源地集中度“双高”的情形下,中国能源安全的脆弱性凸显;中国对石油运输渠道的控制力薄弱,中国的能源安全有可能陷入“马六甲困局”。鉴于当前国际能源角逐日益白热化,着眼于应对西亚北非地区的复杂形势,中国应当密切结合现存的具体问题抓紧进行顶层设计,从多方面着手全面构建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尽快建立西亚北非地区油气投资预警机制;稳步推进石油进口路径多元化举措;积极拓展为能源安全保驾护航的军事手段。  相似文献   
13.
政治伊斯兰对当前和未来中东北非政局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主张能否代表和引导大多数民众。伊扎布特提出,中东北非抗议的民众不是想要民主,而是想要伊斯兰制度。皮尤调查显示,穆斯林大多数民众欢迎伊斯兰在政治中发挥作用,但这不等于他们完全支持政治伊斯兰的主张,更不等于支持极端主义。穆斯林民众向往民主,但他们对民主的理解不同于西方,所以北非剧变不是西方式的民主革命。剧变没有改变穆斯林对美国和西方的评价。在中东北非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中,各种政治伊斯兰力量将长期存在,并在体制之内或之外继续施加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东北非国家变局中的网络新媒体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汀 《理论导刊》2012,(1):107-109,112
2011年中东北非国家的政治运动浪潮之产生有着复杂的历史、社会、体制原因。但在这个浪潮背后,以社交网站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体的作用不容忽视。网络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其变革的助推器,其长期的潜移默化影响更难以预测。这一现象对我国网络新媒体管理工作提出了警示。  相似文献   
15.
北非丛林中有一个土著部落,他们常常食用一种毛毛虫,因而几乎家家户户都喂养着这种虫子。一天,由索达尔率领的一支科学考察队来到了这个部落,当队员们看到这些养在瓦盆中的虫子,不禁大声  相似文献   
16.
一个时代的结束是如此富有戏剧性。在北约进行了近7500次轰炸、利比亚内战持续6个月之际,在国际舆论还在争辩卡扎菲能挺多久之时,战局骤然出现突变。反对派胜利了,过程很艰难,结局却出乎意料地简单轻松。"狂人"卡扎菲,这个驰骋国际舞台42年的强人留给世人的背影竟是如此虚弱。如今,不管卡扎菲个人结局如  相似文献   
17.
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打着"重返亚洲"的旗号,美国从经济、政治和安全等方面"多管齐下",全面加强对亚太地区的投入。美亚太战略调整初期似乎进展顺利,但实际上,美亚太战略的结构性矛盾正逐渐显露,西亚北非的动荡局势令这种矛盾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8.
北非中东政局剧变及其主要国际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底起于突尼斯、2011年以来迅速扩散的北非、中东动荡引起了世界广泛关注,其发生的根源、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对中国的启示及中国的应对也是目前我国政界、学界集中探讨的热点问题。当前中东变局的深层根源是什么?骨牌效应会扩散到哪里?会不会改变中东政治力量对比甚至重塑中东战略格局?会不会影响全球战略态势?中东变局对中国的经济影响与战略影响如何?中国从中东变局的发生根源及其影响中可得到些什么启示?围绕这些问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于2011年3月10日举办了题为当前北非、中东变局及其影响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2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他们从不同角度就上述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现将部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中东北非地区自2010年底开始并持续至今的政治动荡,强烈冲击着世界石油的供应安全。西方国家维护石油来源安全的手段使其陷入安全和道义的双重困境。西方国家一贯通过扶植、结盟甚至武力手段来保证自身的石油利益,确保稳定的石油供应。但是西方一味追求石油安全的努力,不仅难以保证持久稳定的石油供应安全,而且还陷入了双重标准的道德困境。比照西方,中国的石油来源安全形势更加严峻,不仅石油来源国脆弱、不稳定,而且中国维护石油安全的手段更加匮乏。为了提高石油安全水平,中国应适时调整能源安全战略,注重强化双边手段与开展多边合作相结合,依靠国家石油公司与发展国际石油公司相结合,减少对外依赖与开发替代能源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北非动荡不仅对中东阿拉伯世界造成直接的冲击,而且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政局也构成潜在的影响。在此背景下,由于确实存在诸多有可能引发动荡的社会政治经济因素,撒哈拉以南非洲局部,即某些国家的政局动荡或许难免,但总体稳定的态势不会改变;即便一些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发生动乱,在性质上亦有别于北非国家,更不会像北非地区那样产生扩散效应,覆盖整个次区域,原因在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在民族结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特别是政治改革和政治治理等方面均与包括北非在内的中东阿拉伯国家存在较大差异。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仍不失为非洲政局之常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