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4篇
中国政治   47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0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2000年5月20日,福州市的黄某在东街口邮政储蓄柜员机上取钱,发现他的邮政绿卡上的2000元只剩50元,而邮政储蓄存折还在家里。他随即到邮政大楼查询电脑记录。发现其1950元已于当天9时40分在成都市衣冠庙一个柜员机上被人取走。工作人员正在纳闷,又一个用户郑某也来报案。经查,当天9时30分,她的钱也在成都市衣冠宙的柜员机上被取走。工作人员立即向福建省邮政局安全保卫处报告。该处即刻报告公安部门。刑警赶到现场时恰逢另一用户薛某来报案。他卡上的钱也在成都衣冠庙被盗取。  相似文献   
102.
用“根据”来定义“证据”有循环定义之憾,最好还是用“事实”来定义。事实也是中性的概念,其中立性源于事实的客观性。对证据客观性的理解应该具有两个方面:证据材料的物质属性和证据事实反映案件事实客体的联系性。司法证据应该具有求真的价值取向。深入研究证据,应该区分证据事实、证据材料等下位概念。证据材料是证据事实的载体。证据材料的不确定性和待证性,使其在判决和定案阶段的材料还是证据材料,而不是证据事实本身。证据事实具有认知性,并不等于客观的案件事实。诉讼证据的法律性,使法律证据的主观性更加明显。辨析证据概念,应该具有批判的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103.
用分权与制权对强制侦查实施控制,控制原则需遵守法定、比例、审查的三大原则。对强制侦查的审查方式应依法确定,确定其与案情相适应的法律尺度和审查方法。我国对侦查行为的审查方式是内部审查、监督审查和法庭审查。我国的司法审查需要改革,需要完善现有强制侦查审查方式。  相似文献   
104.
侦查活动是一种活力对抗,其攻防的明暗、态势的不对等,必然使其具有对策思维的谋略性,侦查谋略的运用不可避免。在探讨谋略思维和侦查谋略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明确侦查谋略在侦查对策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5.
在执法或司法中,侦查都存在着主动性与被动性问题。秘密和公开、强制和任意、主动和被动是侦查研究中常见的分类形式,探讨这些问题的目的,是为了从整体上把握侦查属性。  相似文献   
106.
对治安纠纷,公安机关可以不再“一管到底”,这是一种不确切的表述。正确解读《治安管理处罚法》规范的治安调解,不能弱化公安机关的调解职能。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强化公安机关的治安调解职能。而要强化其调解职能,就需要提高公安民警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7.
大学教师学生都需要进行职业心理训练,正确处理严格监考与诚信考试的关系。社会从业人员,都有其行业心理要求和社会职责的履行。履行职责,时而会产生法律责任与道德规范的矛盾,道德责难也就时常难免。警察院校应该对从警人员进行诚信执法与职业道德的心理素质训练,并对这种训练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08.
论刑案侦破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命案必破”的提出,一定程度上是现实需要,也较符合现时的国情,同时也隐藏着现实危机。刑案侦破的长效机制,应该从理顺人事管理,建立“信息导侦”的情报网络,立足队伍素质提升,“科技强侦”,建立内外协作机制,“多警联勤”,等方面,结合本地实际着手构建。  相似文献   
109.
社会规范对人都有心理压力,法律规范与强制力量同在,心理强制是法律性对话的本性。侦讯对话往往以强制措施为外在的条件,而证据才是其内在强制力的根据。涉案当事人的沉默,并没有使侦讯失去强制性,也没有失去其取证功能。侦讯对涉案当事人心理强制方的大小,在于警方掌握证据的状况;对侦查人员来说,关键在其侦讯对策的运筹和实施。  相似文献   
110.
侦讯概念的界定,应该抓住其区别特征。在结合现行侦讯教材中有关讯问主体、讯问对象、讯问目的与任务等问题,批判性地探索了侦讯的实质性定义。由此论及侦讯对策中的策略手段、用证原则,以及教材编写中的相关问题。从现有教材的问题中,找到廓清侦讯理论迷雾的聚焦点,指出了探索侦讯活动及其教学活动规律、编写侦讯教材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