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
朱春奎 《人民论坛》2012,(25):36-38
"学习油子""闲"、"懒"、"庸"根本原因是内在的个人能力、品德和性格等因素,而外在的风气、制度、组织与监督因素等却是促成个人行为表现的直接原因"学习油子"与官场庸懒散一名绵阳基层硕士公务员向当地市委书记反映,称"基层单位形式主义盛行,政治学习几乎都是打麻将喝酒"。  相似文献   
22.
区域产业竞争为评价指标与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产业竞争力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某一特定产业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产业竞争力的实质是产业的比较生产力。从理论分析入手 ,在剖析产业竞争力的含义与实质的基础上 ,可以探讨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3.
24.
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对公共服务动机的研究思路及主要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公共服务动机研究的总体类型,以期从文献整理分析的角度对公共服务动机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探讨,并展望公共服务动机研究的发展方向及前景。  相似文献   
25.
行动者、资源与行动策略:怒江水电开发的政策网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策网络是一种描述和解释动态复杂政策过程的分析手段。论文对怒江水电开发规划过程的政策网络分析,静态面上重点探讨了行动者的成员、资源与关系类型;动态面上着重分析了行动者的立场及策略,以及彼此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6.
电子政务公众使用行为研究是信息技术采纳研究与公共管理学的新兴热点议题。论文运用内容分析法梳理国外电子政务公众使用行为研究的主要类型与多元视角,简述相关实证研究结论,总结电子政务公众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已有文献中主要因素的权重关系,并展望电子政务公众使用行为研究的发展方向及前景。  相似文献   
27.
"古城"既是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普通居民生活的载体,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在社会发展的洪流之中,众多古城曾经一度消失、衰败,又在经济发展的大浪潮中被重塑。"古城更新"开始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增长点,古城的街道、建筑重新成为古城的形象表征。然而,许多古城在更新时,代表古城文化精神的原住民却被排挤出其世代生活的古城空间。  相似文献   
28.
正因果推理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知识积累和学科建设的核心。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已有的实证信息进行因果关系的推论,学术研究的基本任务是对自然、社会、人文、科学技术等现象进行描述、解释及应用,公共管理研究也不例外(王天夫,2006;景怀斌,2015)。由于自然,尤其是社会现象的复杂性,自然情形下的观察是被动的、表面的。因此,如何主动地、深度地、操控性地进行因果关系机理研究,就成为现代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29.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及其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学术界主要围绕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与变动、对我国收入差距的评价、以及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等方面展开研究。加强对省一级单位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研究是学界未来的努力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30.
行政负担是公共管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议题。作为摩擦成本的重要表现形式,行政负担为政民互动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和解释空间。论文运用系统性综述法对行政负担研究主题进行分析,整理归纳了公共管理领域中行政负担的研究现状,梳理了行政负担的概念内涵及其测量工具与研究方法,讨论了行政负担的起源、影响与消解,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可供扩展和深化的行政负担研究的知识框架。研究发现,行政负担是公民与政府互动过程中经历的一系列障碍或摩擦,行政负担与繁文缛节、泥淖、折磨机制等相关概念密切相关;行政负担的测量可以分为主观感知和客观统计两种方式,经历了由单指标测量到多指标测量的转变;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和案例研究是行政负担实证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行政负担的起源包括国家、组织和公民层面的多重因素,其影响呈现出从关注个体态度到关注行为结果,从关注政治与组织层面到关注个体层面的研究态势。未来行政负担研究应关注以下方面:行政负担概念内涵的深化与测量工具的开发,行政负担的影响与调控机制的推进与发展,行政负担的缘起与消解策略的丰富与拓展,以及立足于中国情境的行政负担研究的本土化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