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27篇
中国共产党   43篇
中国政治   53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很奇怪的是,中国民众可以很轻易地原谅执政者本人,却很难原谅给执政者充当帮办的人。比如赵构与秦桧,民众更多地把唾沫奉送给了后者。但用脚后跟想想就知道,如果没有赵构的授意与支撑,秦桧哪有那么大的能量与胆量?再比如慈禧与李鸿章,老太后为了自己高兴,拿整个大清江山做自己的陪葬,中国历史上再也找不到比她更卖国的了,但是我们听到的骂声,则更多是针对李鸿章的。  相似文献   
22.
梁鼎芬,原籍广东番禺。18岁中举人,22岁中进士,殿试授翰林,散馆授编修,享七品衔。因弹劾李鸿章“十可杀”,27岁被慈禧罢官。后追随张之洞十余年,42岁复出任布政使。一生孤直,一身傲骨,系张之洞的知己、知遇、知友、知音。  相似文献   
23.
南网 《中国减灾》2010,(7):56-56
晚清第一重臣李鸿章是清史中举足轻重的人,也是最有争议的人,他在宦海沉浮四十年,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卖国贼”。但就是这位“卖国贼”,倡办洋务,修铁路、开钢厂,学机器制造,操练北洋、南洋水师,为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并且卖官筹集赈灾款,对我们近代的赈灾和慈善事业起到了开拓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4.
130多年前,有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大清王朝,为了大清国的国防、军事和经济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个人就是德国人汉纳根。汉纳根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46年之久,最后在天津去世。  相似文献   
25.
杜学峰 《政府法制》2010,(22):48-48
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在李鸿章等人的赞助下,第一批留美学童乘坐轮船,浮海而去。八九年后,他们回到中国。李鸿章认识到他们在美国所受教育的价值,将许多人安置在自己手下,有的去了天津的水师学堂和鱼雷学堂,有的进了电报学堂,有的被送到开平煤矿。这些留美学童年纪甚轻,当时尚未成为李鸿章幕府中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6.
谁没有秘藏?一个人,一个家,一个单位都有一些值得自傲的东西。 那天,和北京市宣武区区长王刚先生坐到一起。他说,北京市旧时有四处带戏楼的名宅:和坤恭王府,湖广会馆,安徽会馆,正乙祠。其中三处坐落在宣武区。湖广会馆早已修好,并巳对外开放营业。安徽会馆原是清朝李鸿章的住宅,现正在腾退修缮之中……  相似文献   
27.
曾国藩察人     
长胜 《人事天地》2008,(2):34-34
作为清朝中兴名臣的曾国藩,不仅有超人的权谋之术,而且深谙识人之道。 一次,学生李鸿章向恩师推荐了3个年轻人,希望他们能够在老师的帐前效力。黄昏的时候,曾国藩刚刚回府邸,家人立刻迎了上来,低声告诉曾国藩,李大人推荐的人已经在庭院里等待多时了。曾国藩挥挥手,示意家人退下,自己则悄悄走了过去。  相似文献   
28.
《法制博览》2009,(7):44-44
成丰八年秋,李鸿章在曾闷藩幕府,同时,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也常来会商,一时间,大佬云集,蔚为盛况。大佬们经常就各种问题交换意见,一旦形不成共识,则常能擦出文斗的火花,甚至还演出武斗的闹剧.  相似文献   
29.
贪则伪     
吴昊 《法制博览》2009,(2):37-37
贪官多戴假面具,表面廉洁,实际腐败;表面耿介,实际卑劣;表面是人,实际是鬼。越大贪,越如此。 以清朝李鸿章为例。对李鸿章的评价,史家说法不一,但他是贪官,而且是个十分伪善的贪官,大概不错。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沙俄利用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的忌讳,以中俄共同防御日本侵略为借口,贿赂清政府特使李鸿章,签订《中俄密约》(又称《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条约共六条,最核心的内容即是允许俄国在我国黑龙江、吉林修筑直达海参崴的铁路。  相似文献   
30.
日前看凤凰卫视中文台的《血色黄昏——洋务大臣李鸿章》专题节目,里面讲李鸿章1896年去美国访问时,所带厨师给他做的“杂烩”风靡美国云云。根据笔者在纽约开中餐馆的经历,想来其中有些趣味无穷的话题,可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