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90篇
中国政治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山口百惠的演艺生涯虽然只有短短的8年,却留下无数经典,足以代表一个时代。1959年1月17日出生的日本著名歌影双栖明星山口百惠,今年63岁了。1972年12月,山口百惠在第五届"明星诞生"歌唱比赛中以《回转木马》一曲获得第二名,崭露头角,正式出道。1973年,她参加"明星诞生"节目并获得季军。1974年,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伊豆的舞女》上映。第二年,她主演第一部电视剧《血疑》。  相似文献   
32.
何映宇 《新民周刊》2012,(16):63-63
一首歌曲从推出到走红最快也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推广人对音乐作品的收益期最起码也要持续3年以上的时间。如果实行首次制作3个月后的强制许可,将不会再有人对音乐作品的广告宣传投入一分钱。  相似文献   
33.
你要坚守一种美好,这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价值观。"因为爱情怎么会有沧桑,所以我们还是年轻的模样……"2011年2月14日,情人节,一首《因为爱情》连同电影《将爱情进行到底》,火了。电影版《将爱》票房火爆,突破2亿元大关,在情人们中间,"去看《将爱》",就像一句美丽的口号挥之不去。12年前,同样是张一白导演的电视剧...  相似文献   
34.
如今,虽然玛丽的脸上明显有了皱纹,记忆力也大不如前(经常忘词),但是,我们知道,他们的热情未老,就像我们的青春。当EMI已成往事,洛克赛特(Roxette)仍然是国际乐坛最耀眼的明星之一。17年前,即1995年,当这支全球顶尖的超人气二人组合第一次出现在北京时,真是盛况空前一票难求!歌迷们争相转告:  相似文献   
35.
何映宇 《新民周刊》2012,(28):62-64
我的阅读很大程度上是听觉的阅读,所以我后来写歌词,更注重听觉上的语感,比较注重语言的韵律,它本身的音乐性。看不见的城市,走不尽的天涯。背着一把木吉他,周云蓬在熟悉或陌生的城市里行吟游走。手指,爬上琴弦,撞击着音符,在民谣的生长和繁盛中,他享受着诗意带给他的温暖与幸福。姚谦写过这样的词:"命运是一粒客途的尘埃。"从小,...  相似文献   
36.
很难把中西对立化,中西对立其实是晚清之后才开始的。现在中西又开始融合,你可以说它是杂种化、杂乱化、混杂化,这就是所谓全球化的一个特征,无所谓是中是西。中文系教授谈建筑?专业的壁垒似乎已经摇摇欲坠,前不久,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欧梵和香港大学建筑学院荣誉教授刘宇扬在香港大学上海教学中心对谈,对谈的题目是"上海城市建筑...  相似文献   
37.
崔健的骨头     
何映宇 《新民周刊》2012,(44):64-67
我需要从年轻人的视角来看这个时代,我只是希望我的电影和演唱会里也有励志的情绪在里面。标志性的白色棒球帽,帽檐上方,绣着红色五角星闪着理想的光芒。红旗还在飘扬,没有固定方向,革命还在继续,老崔更有力量!坐在记者面前的崔健,甚至比照片上更显得年轻,和他的Rap摇滚一样,语速极快,谁说老崔老矣尚能饭否?崔健,这位中国摇滚的...  相似文献   
38.
何映宇 《新民周刊》2024,(11):20-23
<正>当周杰伦说出:“韩流虽然好,但是华流才是最牛的。”带有浓重中国民族风味的“华流”中国风音乐就开始在华语音乐圈中流行。实际上,在周杰伦之前,唐朝与轮回乐队就已经尝试着将中国古典与摇滚乐结合起来,一曲《梦回唐朝》荡气回肠,用酣畅淋漓的电吉他solo将听众带回大唐盛世,真是非常特别的歌曲体验。进入新世纪,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开始玩“古风”,在音乐中,找到自己的根,找到自己的自信。  相似文献   
39.
2015十大好书     
回头再看,2015年一定是中国出版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今年出版的好书之多真是让人目不暇接。2015如水而逝。这逝水年华的岁月却成就了太多了好书。回头再看,2015年一定是中国出版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今年出版的好书之多真是让人目不暇接。期盼已久的上海译文版《博尔赫斯全集》千呼万唤始出来,亚历山大·潘佐夫的《毛...  相似文献   
40.
何映宇 《新民周刊》2022,(45):60-63
一百年前的1922年,是中国文学从文言文时代向白话文时代转变的重要一年。在这一年里,文学观念的变革以及新诗、现代小说的创作实绩都层出不穷。始于1917年的中国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2卷5号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在此文中,胡适提出“文言合一”,“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标志着中国文学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的同时转换。陈独秀称赞胡适是“首举义旗的急先锋”,郑振铎评价此文是“五四文学革命的一个发难的信号”。同年2月号《新青年》上,陈独秀发表了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文学的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