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法律   30篇
中国政治   4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基本权利.它们在权利属性方面存在着下列特点:文化、教育权利具有同质性;文化、教育权利是一种复合性的权利,既具有自由权的特点,又具有社会权的性质;文化、教育权利作为宪法权利决不仅仅是一种"指导规范",而是可司法性的法律权利.  相似文献   
32.
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面临着入学难、费用高等问题。为满足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打工子弟学校应运而生。打工子弟学校在解决了部分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义务教育法中就近入学原则不应仅指户籍所在地更应包括经常居住地。义务教育是公民的义务的同时,更是政府投资办学的积极作为义务。  相似文献   
33.
温辉 《中国检察官》2014,(13):21-25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持稳定能力。"那么,什么是法治思维,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下,检察官应具有怎样的法治思维,则是我们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一、法治的提出与发展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既意味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也意味着中国共  相似文献   
34.
义务教育性质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义务教育的性质,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规定。就我国而言,依义务教育立法的发展和我国的具体实际,义务教育应为义务性质。它不但是家长、国家、社会的义务,同时也是受教育者的义务。  相似文献   
35.
受教育权可诉性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19世纪初 ,拿破仑曾说 :“就政治问题之各方面而论 ,教育殆均为其最重要之基础 ;因除非人民受有良好教育 ,与彼此有共同了解之诸种重要原则 ,国家殆无善治之可能”。① 拿破仑的话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认知。 19世纪中叶 ,法、德等国家开始教育立法 ,教育不再被认为只是家庭固有的责任由家长承担 ,而被视为“国家之富强进步 ,个人之安定康乐”的先决条件。② 教育事关国家兴亡 ,因之 ,国家要行使教育权 ,培养合格接班人和熟练劳动者。受教育演进为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并载入宪法 ,成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2 0世纪以来 ,对文化教…  相似文献   
36.
温辉 《法学杂志》2012,33(4):115-120
依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责任政府的外延已由责任内阁制政府扩展至所有民主政府。就责任政府而言,责任应是民主政府系统中的核心要素。我国责任政府体制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政治问责制,即国家行政机关要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国家行政机关首长要对自己机关的全面工作向国家权力机关负政治责任。二是行政问责制,即行政首长要对整个行政机关的工作负全面责任,行政首长具有对政府组成部门及其首长、下级行政机关及其首长、公务员的行政问责权力。目前我国行政问责在理论、实践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从行政问责逐渐发展到政治问责是我国责任政府建构之路径。  相似文献   
37.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 ,如受到侵犯应得到司法救济。但受教育权的规范效力具有多元性 ,因此不能笼统地论说受教育权是否具有可诉性 ,而应根据权利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确定规范效力的类型 ,并进一步决定受教育权受侵犯是否具有可诉性  相似文献   
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同年7月1日起施行。时至今日,已14个年头。14年来,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1998年已在73%的人口地区实现了“两基”(即基本实现9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5%,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按各地相应学龄、学制计算)达98.93%,初中毛入学率87.3%;迄今,已有9个省市全部实现“两基”。此外,依法治教深入人心。在司法实践中,各地都有拒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案件发生,新闻媒体多有报道,表明人们的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39.
言论自由:概念及边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言论是人类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因此,言论自由的保障,“有助于思想与资讯之流通,为推动文明进步与发展之原动力”。〔1〕密尔在其代表作《论自由》一书中,对言论自由对人类精神福祉的必要性做出了精辟的概括,〔2〕并指出:“迫使一个意见不能发表的特殊罪恶乃在它是对整个人类的掠夺。”〔3〕没有对言论自由的保障,就没有思想之激荡,社会之进步。在这个意义上,如卡多佐法官所称:言论自由是其他权利产生的摇篮,几乎为其他每种权利不可缺少的前提。〔4〕我国有学者提出:随着生存权问题的基本解决,自由权特别是言论自由权将成为我国…  相似文献   
40.
我国于1989年颁布的《行政诉讼法》确立了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的原则。行政诉讼之不适用调解,意味着不以调解为结案方式,但并未禁止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以撤诉终结诉讼。司法实践中,行政诉讼撤诉率一直居高不下。有人对1990—2000年全国一审行政案件结案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全国一审行政案件撤诉率从未低于1/3,最高达到57.3%。这样的结论同样适用于今天。而在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