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46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湖北有“千湖之省”美誉.又是三峡大坝库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所在地。省人大高度重视科学立法.刚性“护水”.继出台《湖北省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和《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之后,2014年1月22日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又通过了《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这标志着湖北省“两型”社会法律法规建设又迈出新的步伐.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方面继续在全国发挥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2.
在城市圈经济合作中,从核心城市武汉到周边的所有城市(包括县级市),不分大小及行政级别都是市场伙伴关系,将通过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获得自己的市场份额和最大利益。  相似文献   
33.
34.
纵观世界近100年历史,可以发现城市出现了集团化发展的趋势。这同区域经济集团化一样,是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作为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心脏”,凭借其强大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中正日益发挥着“发动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产业转移理论及模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尊文  赵霞 《政策》2008,(11):59-60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产业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转移方式的日趋多样化,传统的产业转移理论解释力下降,国内外一些新的理论解释应运而生。同时,国内外产业转移实践更加丰富多彩。了解这些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变化,对我们进一步认识湖北承接产业转移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应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6.
建设武汉城市圈,是提升武汉经济实力、实现湖北走在中西部前列宏伟目标的战略举措.实施这一战略举措应当有重点、分步骤推进,而武黄鄂城市率先一体化具有突破口的作用和重要的示范意义.本文分析了武黄鄂城市率先一体化的基础和意义,并提出了武黄鄂城市率先一体化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7.
区域软实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对于推动特大城市的转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武汉历史文化积流厚重、科教文化氛围极浓、创意设计实力强大、区域资源调动和整合能力强,具有较强的软实力。武汉应充分发挥和利用软实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消费性服务业,着力发展总部经济,努力推动城市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38.
湘鄂赣三省自古以来有着特殊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也一直非常密切: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三省地方和民间往来日趋紧密。这些为湘鄂赣三省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产业资本和产业资本之间、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之间的融合得到了比较迅速的发展,但由于建国后在经济理论上对金融资本——即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融合而生长的一种新型资本一直抱有审视、批判和惧怕的心态,以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多年,而金融资本在我国的生长发育却十分艰难和缓慢。本文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从银行持股(参股、控股)的角度,来研究在我国建立银行持股的新型银企关系问题,希图经济理论界、金融界和产业界的有识之士能对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的金融资本体系,进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团”,使中国  相似文献   
40.
从国家宏观层次来看,湖北、湖南、江西三省联合推进的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符合国家中部崛起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长江开发战略,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国内市场和扩大内需、内陆地区经济一体化等方面具有全局性示范意义,应当尽快上升为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