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73篇
中国共产党   466篇
中国政治   709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80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作为全国首部为发展茶产业而专门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的出台将为福建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992.
共青城市     
共青城市地处庐山南麓、鄱湖之滨、昌九中段,现辖二镇一乡一街道,总面积180平方公里,总人口12万,其中户籍人口7.2万,是全国青年创业基地、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中国绿色名区、中国羽绒服装名城和国家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基地。作为全国唯一以"共青团"命名的城市,这里有着特殊的政治意义和影响,先后有9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视察:在中央和省、市的关心关怀下,共青城市风雨兼程半个多世纪,实现了从共青社到共青垦殖场、共青  相似文献   
993.
《学习月刊》2012,(13):23
未来十年是湖北发展的"黄金十年"。立足湖北实际,着眼未来发展,省十次党代会作出了振奋人心的战略判断。多重机遇眷顾"好运湖北"。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湖北成为拓展内需市场的前沿阵地;新一轮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湖北成为资本、产业亲睐的"洼地";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湖北畅享一系列政策优惠。  相似文献   
994.
陶宗华 《江淮》2012,(5):44-45
2011年,皖江示范区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目标,完善示范区规划,强抓招商引资,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推进园区扩容升级,承接产业转移规模扩大、质量提高,品牌效应和示范效应进一步彰显,区域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995.
郭洪 《前线》2012,(Z1):78-79
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在中央的支持下,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概括起来讲做了"十件大事":一、推动实施国务院支持中关村的"1+6"系列先行先试新政策,探索构建具有首都特色新型创新体制,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996.
农计发[2012]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机、畜牧、农垦、渔业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人民政府:近两年来,按照中央有关部署,我部在全国范围内认定了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下简称"示  相似文献   
997.
“十二五”以来,海东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三大历史任务”,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促和谐,使得海东市“在八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的各项目标任务有效推进。有效发展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加快发展特色优质高效现代农牧业,特色优势作物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90%以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998.
付松 《当代贵州》2012,(16):58-59
国发2号文件积极鼓励贵州先行先试,给贵州跨越发展留下了巨大的空间。近日,省发改委主任刘远坤做客本刊"阳明茶座",解读贵州如何推进试点试验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999.
主持人:普定与湄潭,均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旅游资源。一个因其独特气候和土壤条件造就了众多的农副产品,朵贝茶(清代贡品)、鸡场茶、白旗韭黄闻名遐迩,有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讲义民俗风情村,以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一个有"贵州茶业第一县"之称,并先后被授予"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20多项荣誉称号。作为农业和旅游大  相似文献   
1000.
<正>36年前,敢为人先的广汉人突破思想的禁锢和束缚,摘掉了"人民公社"的牌子,率先试行"包产到组"的生产责任制探索,从而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时代52岁的武代华在今年1月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二次"转型"。武代华是广汉市金鱼镇白鹤村农民,和很多人一样,他曾长期在外务工。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推进,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让农业领域不断传出利好消息,这让武代华萌生了返乡创业的想法。就在今年1月,他和家里人投资50万元,承包了180亩地,从事谷物种植和小麦种植,并在工商注册登记了"广汉市上岭家庭农场",这也是广汉市第一个家庭农场。随后,各类型家庭农场在广汉相继问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