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39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31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23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鹏 《法学论坛》2007,22(2):112-118
死亡损害赔偿并非对生命权本身的救济,而是对因侵害生命权所引起的各种现实利益损失的补偿.由于受害人个体情况的差异,赔偿的结果却千差万别,植根于"同命同价"思维的死亡损害赔偿定额化是对实质平等精神的背离,我国的死亡损害赔偿法不应追随定额化的赔偿模式,而应尽可能地对死亡损害赔偿额进行精细的个别化计算.  相似文献   
2.
在远离繁华都市的太行老区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洪水镇熬垴村,他坚韧地、顽强地、不屈不挠地做的事,都是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群众拥护和荫及子孙后代的平凡事。熬垴的村干部、群众亲切地称他"熬垴人的主心骨,善良、亲民、务实的好书记"。  相似文献   
3.
"权利消减"的时效构成背离了人类的一般道德情操和自然正义观念,而"公益"、"社会秩序"、"信赖保护"、"社会效率"、"不保护权利上的休眠者"等都不能使该构成正当化。将时效定性为"权利推定"的制度,克服真正权利人或已免责义务人的举证困难,将从根本上去除时效制度的反道德性,使其成为"人类权利的保护神"。  相似文献   
4.
抵押权与租赁权的冲突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把握物之交换价值的担保物权,抵押权完全可能与把握物的使用价值的租赁权并存于同一物上。同一物上并存抵押权和租赁权包括两种情形,即租赁权先于抵押权设立和抵押权先于租赁权设立。无论哪一种情形,只要在抵押权实行时租赁权仍然存在,就可能发生租赁权与抵押权的冲突,各国法律基本上都以权利设  相似文献   
5.
民法动机错误论考——从类型论到要件论之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鹏 《现代法学》2005,27(4):105-111
严格区分动机错误与表示错误、原则上将动机排斥于法律评价之外,唯有表示于外的动机始受保护的传统的“类型论”观点日益露出其破绽,将动机错误与表示错误一元化并构造统一法律要件的“要件论”思想渐次成为今日“错误论”之主流,而统一的“错误要件”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持合理性,仍在继续的探索与求证之中。  相似文献   
6.
西方学者对认知战的探索开始于2008年,但直至2017年前后,一些美军高层仍将认知域视为如何在战争前或战争中获取信息以辅助军事决策过程的信息战,而非以公众认知为目标、平战一体的认知战。从2018年起,西方重新开始关注认知战,从军事、媒体、法律和神经科学等多个角度研究了认知战。但也有学者将认知战片面理解为新闻战、宣传战,故而使其成为政客恐吓民众的工具。西方学者对的认知战研究深受西方冷战思维的深刻影响,注重对认知战及其相关概念进行定义,注重跨学科研究。值得警惕的是,西方学者在论述认知战时往往把自身描述为认知战的受害者,更强调对认知战的防御。  相似文献   
7.
孙鹏 《法学》2012,(12):93-103
在侵权行为与受害人特殊体质相竞合引发较大损害时,根据蛋壳脑袋规则,加害人不得援引受害人特殊体质减轻责任,但该规则已呈现松动之迹象。以因果关系理论诠释受害人特殊体质,不仅得出的结论并不透明,而且遮蔽了对受害人特殊体质的价值判断过程。在受害人特殊体质应否以及如何影响侵权责任问题上,应立足于损害的公平分配、受害人的行为自由、损害预防的效率等价值,区分加害人故意、加害人知悉受害人特殊体质、仅受害人知悉其特殊体质、受害人不知其特殊体质以及侵权行为之特性,为灵活的类型化判断。  相似文献   
8.
契约法的现代发展——走向21世纪的中国合同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植根于实证法学土壤的近代契约模式,以“唯意志”色彩为灵魂,对20世纪契约法产生了深刻而持续的影响,但由于其与契约社会脱离的性质,却伴随世纪之交而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与此相对应,活生生的关系契约模式和关系契约法,却早已“润物细无声”地与近代的古典契约模式相伴行,并正在听从即将开始的新世纪的召唤,逐步从背后走向前台。我国方兴未艾的合同立法,自应追随时代的大潮而迈进21世纪  相似文献   
9.
论无权处分行为——兼析《合同法》第51条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孙鹏 《现代法学》2000,22(4):33-36
作为“法学上的精灵” ,无权处分的理论魅力在于其与法律行为、合同效力、不当得利、善意取得等制度的关联。本文从开放的视角 ,检讨了《合同法》第 5 1条对无权处分的规定 ,并积极探索对其制度完善之路。  相似文献   
10.
合同诈骗犯罪案件历年位居我国经济犯罪立案数首位,几乎占每年经济犯罪总数的1/4强。在这繁多的合同诈骗犯罪案件中,犯罪分子为蒙蔽被害人、逃避法律制裁、变换林林种种的手段,使案件错综复杂。再加之法律规定尚不完备,在办理该类案件的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界定、“借鸡生蛋”、诉讼诈骗、利用寄送的价目表或商业广告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是否可以构成合同诈骗犯罪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