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8年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出现了一系列不同寻常的特点,低温雨雪冰冻和汶川地震的两次巨灾,对我国经济社会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建立健全处置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处置各种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能较多做到的,只能是事件发生后的抢险救灾、安置补偿和安抚人心。而面对危机发生前的预防能力和危机发生后第一时间的及时有效处置能力,与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3.
4.
我国水旱灾害应急能力面临新考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我国遭受了一系列极端水旱灾害事件。2006年初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与5个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在应对这些事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实践中也暴露出我国的防灾减灾体系存在应急响应体制机制不健全、应急响应能力不足等弱点。 相似文献
5.
2005年救灾应急响应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害每天都在发生,而人类经过太多灾难的袭击后,从中会得到怎样的教训与警醒呢?岁末将至,本刊对2005年的灾情和救灾工作进行一次回顾,希望读者跟随我们的脚步,进一步认知灾害,防御灾害…… 相似文献
6.
7.
8.
在自然灾害面前,江西省抚州市全面加强灾害应急管理工作,在组织体系、应急机制、应急准备、预防预警、转移安置、应急响应、恢复重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9.
近日,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表示,到2010年,我国将建立重大灾害气象应急响应体系,可以发布7天公众气象预报,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偏差在120公里内,提前半小时以上发布雷雨大风、山洪、泥石流等局地突发性灾害警报,气象预报警报公众覆盖率达95%。秦大河说,“十五”期间气象信启、通过各种媒体更加快速广泛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灾害争夺生命和财产的较量。在这场斗争中,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民政部和福建省有关部门形成救灾合力,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放在第一位,忠实地履行着“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宗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