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根据布朗(Brown,P)和列文森(Levinson,S)的礼貌语言理论和面子观,以及法国语言学家凯尔布拉-奥尔柯约妮(C.Kerbrat-Orecchionie)的对话交际原则,本文对汉法两种语言的称呼语和交际策略及方法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指出了中国人和法国人在使用称呼语和交际策略时的不同;以及他们在实现礼貌的方法和对礼貌的判断标准上存在着的差异,并对由此而产生的不理解和误解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语言学理论,对中国人和法国人在使用祝愿词进行交流中出现的失误及误会进行探讨分析,并对中法祝愿词的特点和使用进行比较,学习语言不仅意味着获得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系统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应当学会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得体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致歉语是人际交流中的礼貌习惯用语并同时具有社会的作用;而格夫曼(Goffman.F)还指出,致歉语在人际交流中扮演着修复的角色。本文运用奥斯汀(J.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布朗(Brown)和列文森(Levinson)及凯尔布拉-奥尔柯约妮(C.Kerbrat-Orecchionie)的语言学理论,对中法致歉语的特点和运用进行了比较,并对中国人和法国人在交流中运用致歉词语时出现的失误和误解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根据不同的文化,人们表达致歉语的方式和方法也会不同。此外,人们评价致歉语的标准也是有差别的。因此,在中国人与法国人的交流中,在不同的情景下,双方对致歉语的表达以及对致歉语的评价标准都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语言学理论,对中国人和法国人在使用祝愿词进行交流中出现的失误及误会进行探讨分析,并对中法祝愿词的特点和使用进行比较,学习语言不仅意味着获得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系统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应当学会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得体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