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是日本一桥大学教授、著名社会学家渡边雅男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作者试图从社会结构和阶级的角度,对日本政治及经济的变化进行剖析,指出当前日本在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竞争的压力之下,执政党已不再具备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的技术和能力,这导致了当前弥漫日本上下的闭塞感和失落感。在此背景下,日本政治开始呈现出法西斯化兼剧场化的特征。因此,作者主张应抱着危机感时刻关注未来。  相似文献   
2.
本文的主人公陈嘉庚先生在中国和东南亚的动荡社会中度过了他八十七年的人生(1874—1961年)。本文拟探讨陈嘉庚与故乡的关系,主要目的在于研究主人公的个性和人生价值观。笔者于1968年发表的论文《陈嘉庚和华侨的政治捐款》,曾将陈嘉庚的功绩划分为辛亥革命时期、发动救济祖国难民募捐运动时期、家乡隐居时期等三个时期来加以考  相似文献   
3.
公法契约的可能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私法中所谓"意思自治"和"契约自由原则"一般得到认可,只要不违反公序良俗以及与公共秩序相关的所谓强行规定,当事者可以自由地缔结任何契约.与此相反,公法关系一般由国家立法来规定,同时与私法中原则上是任意规定不同,这些规定是与公益相关的强行规定,任何人不得以意志自由作出与之相反的决定.公法关系正好与私法关系相反,契约不自由是原则,只有在法律特别规定的时候,才能用当事者的契约来规定公法关系,这是通说.但是,如果严格贯彻此理论的话,即没有法律的明文规定公法契约就不得有效成立,那么就与实际要求发生深刻的矛盾,这样种种缓和的理论就产生了.现在我想通过批判二、三种典型的见解来考察私法契约与公法契约间是否存在根本的对立,公法契约在怎样的限度内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一、作为研究计划的参加者目前介绍美国研究亚洲情况的著作虽然很多,但是,就我所知,这些著作多半是介绍研究机构的组织和现状,而较少介绍这些研究机构是怎样进行活动的实际情况.本文介绍纽约州康奈尔大学的研究活动情况,是作者根据亲身在该大学的生活体验(从1963年8月到1965年7月)而写成的报导.亚洲学系是为从事地区研究而设立的特殊学系.这个系的所有教授、研究员、和学  相似文献   
5.
真正的"哲学",应该说并不是在一个背离"生命"的、抽象思辨的过程中被捏造出来的学问。倒不如说,它的本质就在于我们的"存在经验的精炼化"。日本一直以来都是站在具体事象的立场,以自身的存在经验所凝练出来的精神活动为核心,由此来展开自身的学术研究。"日本的哲学"这一研究本身应该说带有了双重内涵:第一,应该是一个学术探索,即如今要站在"哲学的"基础上来认真地、客观地重新探索日本人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历史传承;第二,应该说是一个哲学研究,即不局限于第一个立场,而是要在"现代"这一科学技术极度发达、文明冲突与异文化摩擦频繁发生、充满了冲突与争执的全球化人类社会之中,我们日本人面对世界必须形成一种主体性的自觉,必须提出并树立起一种新的"哲学性"的"人生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6.
<正>一、何谓阶级政治本文旨在以"阶级政治"的视角解析日本战后70年的发展历程,并由此提出"阶级斗争(对立)"概念与"阶级联合(和谐)"概念的社会科学重要性。对于何谓"阶级政治",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解读。第一个维度是潜在于社会结构中的阶级利益视角;第二个维度是以这种利益为轴伴生的各阶级的团结力和凝聚性的程度;第三个维度是显示这种凝聚性的意识形态的存在方式。也就是说,需要从这三个维度顺次向上的方式思考现实  相似文献   
7.
九华游记     
二郎 《党课》2012,(17):119-120
一直想去寺院住上那么几日,朝闻晨钟暮听鼓,夜枕经文洗铅华,九华之行终于得偿所愿。 曾经读过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写的《空谷幽兰》,这是一本寻访中国当代隐士的书,书中记述作者数次寻隐终南山的所见所闻,行文恬淡雅静,淡而真味浓,内中有禅有道,图文并茂,算是“在路上”的游记。我的这篇游记,在写法上对其有诸多借鉴之处,下面便以一、二、三、四、五排序记之。  相似文献   
8.
一   除了对美国的直接影响之外,“9&#183;11“恐怖袭击事件对世界的间接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导致世界主要国家力量的重新组合;二是导致日本军事态势的转型.从以苏联为领导的国际共产主义威胁转到当前跨国恐怖主义威胁,威胁概念发生的变化导致了全球国家力量和地区政治结构的重新组合.俄罗斯和中国曾经是美国在冷战期间的主要敌人,但在反对恐怖主义的斗争中,俄罗斯和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加紧密,因为反对恐怖主义也是俄国和中国国内事务的头等大事.由于邻近前塔利班政权控制的阿富汗,“9&#183;11“恐怖袭击事件对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竞争以及对它们各自与美国的双边关系的影响更加复杂;然而,这两个国家都成功地为国际反恐联盟提供了自己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以1985年的五大国财政部长会议所导致的日元升值为背景,日本企业对东盟各国的投资趋于活跃,这是从1987年开始的事。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日本企业对其他地区的投资尽管趋于停滞,但对东盟各国的投资却进一步增多。这是因为日本的跨国公司在开展国际化的战略中,把东盟各国置于作为其出口生产基地的地位,为此增  相似文献   
10.
“9·11”事件已逾三年。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 ,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美国入侵阿富汗 ,推翻塔利班政权 ,扶植卡尔扎伊新政权的建立 ,到派兵进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的倒台 ,以及北约的进一步东扩 ,这一切都告诉我们世界格局在重新构建。从印尼巴厘岛爆炸案 ,到西班牙马德里火车站爆炸以及发生在俄罗斯的别斯兰人质事件都表明 ,如果要彻底铲除恐怖主义 ,世界各国政府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所有发生的这一切 ,都使我们难以忘却“9·11”。“9·11”如何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这也许是许多学者关注的一个问题。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杂志《华盛顿季刊》2 0 0 4年秋季号以“‘9·11’改变了什么 ?”为主题 ,邀请了俄罗斯、日本、印度和南非等国家的知名学者 ,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