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胸腺激素(TP),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临床上可用于防治多种因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为了探讨犊牛胸腺摘除的手术方法和广开制备TP的组织原料,近年来,我们在南昌、九江等有关奶牛场,探讨了24头新生犊牛的胸腺摘除术及TP制备方法,效果很好。(一)胸腺摘除术1.局部解剖:牛的胸腺在出生后的6个月内生长迅速,一般在3个月左右胸腺已达到相对最大程度。其位置从喉部开始向后延伸到心包处,呈连接分叶状,分为颈部胸腺和胸部胸腺两部分,颈部  相似文献   
2.
查阅有关文献,隐睾在所有家畜中均可发生。根据Hickman等(1973)材料认为隐睾多见于马。 Kumi-Diaka(1981)报道在246头公驴中,有74例为隐睾(约占30%),但是,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则多见于猪,其次是牛;家畜隐睾发生于一侧者较多见。但没有具体数据说明,有的仅限于马;隐睾的分类,多以腹股沟管型和腹腔型之分。关于各类型隐睾的公牛各占发病率的多少?国内外尚未见有报道;各类型隐睾公牛的阉割术,亦尚无详细报道。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适于站立和横卧两种保定姿势施术的电针麻醉组穴,我们筛选出一组新的电针麻醉组穴——膊上、抢风组穴。并通过对64头实验动物和248头临床病畜的手术应用证明,该组穴应用于家畜腹侧部切开的腹腔脏器手术有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4.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Schilling(1928)首先报道了鼠的附红细胞体病,随后有犬的(Yokimoff,1931)、牛的(Adler等,1934)、绵羊的(Neitz,1934)、猪的(Splitter,1950)、猫的(Seamer等,1959)附红细胞体病的报道,国内也有兔的(晋希  相似文献   
5.
早期断奶应激(EWS)对仔猪的生长、体重、行为和发病率均产生较大影响,给养猪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试验分为2组进行观察,Ⅰ组为28日龄断奶仔猪98头,Ⅱ组为35日龄断奶仔猪96头。断奶后第1d,平均每头日增重分别为10和30g;第10d分别为113和128g;第20d分别为422和477g。早期断奶应激使仔猪昼夜行为发生改变,兴奋、追逐和争斗时间显著增加,休息时间减少。断奶前1d,平均休息时间占70.84%,活动时间占20.83%,采食时间占8.33%;断奶后第1d分别为25.00%,62.58%和12.50%;断奶后第5d分别为50.00%,39.58%和10.42%;断奶后第10d逐渐趋于正常。早期断奶后使仔猪应激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平均总发病率为73.19%,死亡率为8.25%。其中腹泻发病率为49.48%,死亡率为5.12%;水肿的发病率为2.58%,死亡率为2.58%;咬尾咬耳综合征和僵猪综合征发病率分别为17.53%和3.60%,死亡率为0~0.5%。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某工厂化养猪场的迪卡白种公猪40头进行了肢蹄病的观察、诊治和预防,结果:①在40头种公猪中发现32头患有不同程度的肢蹄病变(占80%)。在32头患猪中严重和有跛行的9头(占28.13%),前肢肢蹄病17头(占53.13%),后肢肢蹄病29头(占90.63%);②所检出的肢蹄病按其发生部位和病变不同,共有26种之多。其中在蹄趾(指)部位的病变有蹄壁磨损、蹄踵腐损、蹄踵青肿、趾(指)间腐烂、趾(指)间增殖、蹄裂、假性蹄裂、趾(指)底腐损、蹄冠脓肿、白线病变等20种,在肢体关节部位的病变有腕关节皮肤磨损、感染化脓、跗关节皮肤磨损、化脓与关节炎等6种;③发病的主要因素是猪栏环境与地面的质地不良直接引起患部的磨损。继发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坏死梭状杆菌和化脓棒状杆菌;④在防治方面采取以蜂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苏克罗等药物对商品猪运输抗应激作用的比较试验全炳昭,邵莹,陈鹭江,谢德,黄仁友,章寿民,花象柏(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南昌330045)为了筛选一种使商品猪在运输过程中处于安静和具有抗应激作用的药物,以达到猪群在运输途中减少耗重、病残和死亡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商品猪50头分为10组,每组分别肌肉注射氯丙嗪、乙酰丙嗪、氟吡啶哌嗪、安定、氯胺酮、戊巴比妥钠、硫喷妥钠、苯巴比妥钠、甲咪酯和静松灵等10种药物,进行镇静、催眠的比较试验。结果以苯巴比妥钠为首选药物,每公斤体重30~40mg肌肉注射,可使猪只呈现30~48小时的安静、睡眠过程。静松灵不是猪的有效镇静、催眠药。其他药物虽各有不同程度的镇静、催眠作用,但时间短暂而不宜作长途运输之用。  相似文献   
9.
脾脏切除术在兽医科研工作中多被用于研究动物的某些血源性疾病、病原及其疫苗对动物的安全性等方面(Doerlty,1981)。国外有关脾脏切除术的报道有多篇(Dekock, 1926; Quinlan,1935;Witzel,1964),施术的动物包括马属动物、牛、羊、猪、狗。在国内有关家畜脾脏切除术的报道极少,只有一些兽医科学研究单位进行过马属动物等的脾脏切除术的尝试。最近陈德华等(1987)报道为了大量繁殖伊氏锥虫进行狗的脾脏切除术。1986年3月~1987年8月,笔者对5头黑白花奶牛,进行了脾脏切除术有关局部解剖、切口部位和手术方法的探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犬脾脏摘除术及其转移因子的制备全炳昭,叶俊华(江西农业大学南昌330045)(公安部南昌警犬基地)为探索犬脾脏摘除的手术方法和广开制备TF的组织原料,为在兽医临床应用和生产犬脾转移因子(CanineSpleen-TransferFactor,S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