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探讨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感染小鼠的肝细胞凋亡机制及不同毒力菌株引起的肝细胞凋亡的差异,选取毒力差异显著的2株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建立不同毒力及菌量的小鼠感染模型(A组低剂量攻弱毒、B组半数致死量攻弱毒、C组半数致死量攻强毒、D组过量攻强毒),利用建立的小鼠肝细胞凋亡因子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小鼠肝细胞凋亡途径的重要因子表达量的变化,同时应用TUNEL技术(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凋亡情况。TUNEL结果显示,4组小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凋亡,凋亡程度与细菌毒力呈正相关。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死亡受体途径的重要因子Caspase-3和Caspase-8的变化趋势相似,在4组小鼠表达量变化大体呈现相似的趋势(P0.05),即在感染早期(12h~2d)表达量急剧升高,至峰值后逐渐降低;NF-κB在感染早期升高,且在感染后期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线粒体凋亡途径的重要因子bcl-2、bax组间和组内的变化趋势都不是很明显(P0.05)。表明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介导的肝细胞凋亡存在剂量及毒力依赖性,并主要依赖死亡受体途径,线粒体凋亡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并不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