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年来,伊力特公司工会女工委在做好妇女工作的同时,把关心全公司妇女的健康作为推动公司妇女工作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  相似文献   
2.
打造"硬核"思政课,不断提升铸魂育人实效,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打造"硬核"思政课,应锤炼思政队伍,让教师当好学生的引路人;创新教学模式,让思政课"有知"也"有味";探索"课程思政",让思政课有深度、有广度;推动技术创新,让思政课更具时代感、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叶宏  董若飞 《学理论》2014,(1):165-166
葫芦丝是梁河傣族的代表性文化符号。葫芦丝在不同历史时期满足了人们不同社会生活的需求,从早期发挥传递情感信息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功能,演变成具有族群文化标识、大众娱乐、技能教育、旅游商品开发等多种社会功能,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和群体社会生活的改变。葫芦丝文化的良性发展,需要突破地域的局限和文化产业化带来的文化内涵缺失等反功能。  相似文献   
4.
评析我国农村教育资源整合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宏  柳波 《湖湘论坛》2005,18(2):89-90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教育效率不高 ,亟待进行资源的重新整合。但在现行的整合模式中 ,以单一合并为主要途径 ,这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问题 ,实现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与高效 ,必须在政府的扶持和指导下 ,走多种整合模式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叶宏 《中国减灾》2010,(7):26-27
<正>如何在社区层面开展更具针对性的防灾减灾活动,从而有效地管理灾害,将灾害风险降到最低,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网络群体事件具有的过程特性提起网络群体事件,人们所想到的便是在网络空间发生的突发性事件。这种理解既有它的合理性,也有它的缺陷性。所谓合理性,说的是网络群体事件在许多的情况下确实是一种突发性事件。它来得急,发展快,让人们有着一种突如其来的感觉。王扩建分析了网络群体事件的瞬间爆发性,认为:"群体性事件都具有突发性的特点,但是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突发性更加明显。"其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城市外来工的研究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关注 ,本文试图利用“珠江三角洲外来工的职业病调查”的统计数据 来探讨进城外来工与政府二者之间的不对称关系 ,将外来工的社会弱势地痊、政府管理职能的缺失置于不平等的二元社会结构来考虑 ,进而验证本文所提出的假设 :外来工的社会弱势地位与政府管理职能的缺失高度相关。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珠江三角洲外来工职业病患者展开的 ,课题组一共发放问卷 6 9份 ,其中回收有效问卷 6 8份 ,被调查者基本上是在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和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住院的职业病患者 ,其中有极个别的的是广州市职业…  相似文献   
8.
谢俊贵  叶宏 《求索》2011,(9):61-63
人们对网络群体事件突发性的强调无论达到何种高度都不过分,但网络群体事件的过程性也是值得重视的。典型网络群体事件的生发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起因显露阶段、主帖发布阶段、舆论风暴阶段和网外行动阶段。把握网络群体事件的过程特性,了解其生发过程中各阶段的运行状态和运行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具体指导网络群体事件的过程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9.
叶宏  张琳 《人民论坛》2014,(10):161-163
群体性事件的不断发生对我国社会管理秩序造成严重威胁,也给我国国家形象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要维护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是一项重要课题。文章探讨了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并分析了群体性事件基本现状和特点,从外部环境、从众心态等方面探究群体性事件的衍生原因。  相似文献   
10.
叶宏 《瞭望》1999,(34)
编辑同志:近闻某地税务部门实行*公开办税*,感到十分高兴,但又喜中有忧,因为*公开办税*倡导已久,而真正将税务公开的却并不多见。纳税户同在一个集市、一处市场或生产同类产品、经销同类商口叩,在纳税问题上总爱攀比,却并不了解别的纳税户,特别是同等规模户的纳税数额,便心生疑问,时常认为税务机关定税不合理、税负不公平,而在纳税时不够主动,或拖欠、或逃避、或讨价还价,甚至对税务人员产生抵触情绪,凡此种种均会妨碍税收征管工作的正常开展。对税务部门来说,税务不公开也就难以避免*人情税*、*关系税*及以税谋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