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加强国际合作,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是联合国的主要职责之一.近年来,非洲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使其成为联合国工作的优先事项.联合国为此制定了《1990年代联合国非洲发展新议程》等一系列行动纲领和计划,并加以实施,取得了可喜成就.联合国促进非洲发展的活动具有多领域、多层次、综合性等特点.论坛机制、协调机制、发展援助机制构筑起联合国促进非洲发展活动的主体框架.但是,联合国促进非洲发展的活动也受到了不少因素的制约,影响到有关活动的深化和拓展.在进入新世纪后,非洲的发展问题更需要国际社会来普遍关注,联合国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组织,有责任有义务在这一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联合国发展观念的更新与丰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联合国宪章中关于促进国际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表述和规定是联合国发展观念形成的基础 ,联合国四个十年国际发展战略则反映了其发展观念的演变。 2 0世纪 90年代联合国《发展纲领》的制定 ,促使联合国发展观念有了进一步的丰富 ,主要表现在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 ;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阐明发展文化的概念 ,强调发展问题的综合性这三个方面。联合国发展观念的完善为其在新世纪的发展活动提供了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3.
冷战后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 ,联合国在非洲的一系列维持和平行动构成了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内容。这些行动取得的成效迥异 ,显现出鲜明的特点。由于联合国在非洲维和行动任务的多样性 ,决定了影响其效果的因素具有综合性。联合国在非洲维和行动对促进冷战后非洲的稳定和非洲地区安全机制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但它过多地动用武力及长期作用薄弱等问题也很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拒绝到积极参与的过程。这个过程反映了中国外交的新变化,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呈现新的特点,更凸显了中国在国际社会影响力的上升  相似文献   
5.
"和谐世界"理念真实地反映出中国外交的价值取向,它根植于中国文明的沃土,同时又与联合国宪章的精神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和谐世界理念与联合国宪章精神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和谐世界”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本文从对“和谐世界”理念的基本要素和联合国宪章的有关条款的比较中认为,这一理念不仅根植于中国文明的沃土,又与《联合国宪章》的精神有着相通之处,具有很强的普世价值,符合当今国际关系准则发展的大趋势。联合国机制也为“和谐世界”的构建提供了重要支撑“。和谐世界”的构建应与弘扬宪章的精神,推进联合国改革,加强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随着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日益引人注目 ,它通过会议机制、论坛机制和组织机制等联系途径 ,对联合国发展观念的更新、联合国发展政策和规划的制定、实施与监督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非政府组织不断深化对联合国发展活动的介入的同时 ,一些影响双方发展合作的因素也逐步暴露 ,预示着双方的合作道路并不平坦。  相似文献   
8.
全球公民社会是近20年来新出现的一个概念,它的兴起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观念的发展紧密相关。全球公民社会是一个具有多元性、以国际非政府组织为最主要构成部分的、独立的社会与政治空间。它与同属非国家行为体范畴的政府间组织有着复杂多样的关系,它对当代国际关系的独特影响正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