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要填饱肚子人民吃不饱。越南当局较大的忧虑是千方百计地给他们提供食物,对意识形态方面的考虑是比较少的。胡伯伯在他神圣的遗言里写得再清楚也没有了:“我只有一个愿望,一个最主要的愿望……就是使我们所有的同胞都能得到温饱。”  相似文献   
2.
一、对外资的基本态度自独立以来,马来西亚政府对外资采取了欢迎的态度。1986年的投资奖励法案规定了其外资政策的基本内容,其主要目的是:(1)创造就业机会;(2)促进出口;(3)促进地方开发;(4)利用国产资源;(5)发展技术和培养人材。今年(指1986年)年初,马来西亚政府修订了投资鼓励政策,虽然宣布了用1986年的鼓励投资法案取代了1968年的鼓励投资法案,但其基本精神却并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3.
印度尼西亚——债务偿还比率超过20%原油出口价格暴跌印度尼西亚的代表性原油,苏门答腊轻油(通称为米纳斯原油。1984年,苏门答腊轻油占印尼原油总产量的43%,占印尼原油出口总量的48%)的公定出售价格于1981年1—9月达到高峰,每桶35美元,1985年2月下降到每桶28.53美元。实际出口价格是以现货市场价格指标的几种计算方式来计算的,但没有公布其数字。1986年4月的现货价格为每桶11.5美元,比1985年底的25.55美元下降了54.9%。  相似文献   
4.
一、印度尼西亚经济的现状 (一) 经济概况印度尼西亚经济用迅速采取印尼盾贬值等措施似乎渡过了由于1982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所导致的原油减产后的危机,现在正处于第四个经济建设五年计划(1984——1988年度)的第一个年度(1984年度),1984年度,印度尼西亚取得了高于该开发计划期间年平均实际经济增长率计划指标(5%)的5.8%经济增长率。但是,其后由于受到原  相似文献   
5.
东盟国家的出口商品可以分为三类:(1)传统初级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产品;(2)地方工业制品;(3)出口加工区型工业制品。希望提高初级产品的加工程度传统初级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产品以往(直到目前为止)一直均占东盟各国出口的主要比重。这些初级产品的出口虽然具100%回过头来提高国内购买力的好处,但由于当前世界市场对初级产品需求萎缩,东盟国家很难再有过去那种需求先导型的高速经济增长了。初级产品出口的数量与金额均不得不趋于下降。  相似文献   
6.
(1)迅速增长的人口和劳动力劳动力数量的多或少,其增长速度的快或慢,完全取决于劳动力的人数及其自然增长速度。一个多世纪以来,我国是属于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类国家。各种统计数据表明,从1970年到1940年,我国人口增加了一倍,即从1,000万人增至2,000万人,人口增加一倍所需的时间为70年。至1980年,我国人口为53,722,000人,即比1940年增加了1.7倍,人口增加一倍所需的时间为30年。  相似文献   
7.
传统经济中的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的特点我国领土南北狭长。西部和北部是占全国自然面积70%的丘陵地带,原为次生热带丛林所复盖,也是主要河流的发源地。东部、南部和西南部是大海、海岛,以及拥有许多海湾、滩地、长度在3260公里以上的海岸线。丘陵地带和海岸线之间为河流冲积的平原。丘陵地带的传统经济活动是以烧毁森林开垦土地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并以放牧的方式饲养家畜。  相似文献   
8.
扩大私营部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政府期望于第四个五年发展计划期间出现的一个变革。从国民投资计划的组成中也可以看到这种变革的迹象。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预计私人投资年增长率为17.6%,即从1984/1985年的8.7万亿盾增至1988/1989年的19.5万亿盾。当然,政府投资也将按计划增加。但其年增长率仅为14.4%,因此1988/1989年的政府投资(政府发展费用)将达20.5万亿盾,即占该年度国民投资的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由于与劳动者有直接关系的社会性质,一个新的经济利益体系出现了,它包含着:整个社会的利益,各个集体单位的利益和个人(劳动者)的利益。这三种利益之间有着一致的密切关系,它完全不受个人和集体单位劳动的直接成果所限制,而且还可以扩大并为全社会劳动的共同成果所保证。只有当  相似文献   
10.
一、1985年马来西亚的经济实绩在开放经济体制下,世界的经济衰退给马来西亚经济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其结果是:马来西亚经济1984年的实际增长率为7.6%,1985年下降到5.2%。1985年这么低的经济增长率起因于:国外需求萎缩、外债利息支付增加、原油生产削减。但是,1985年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率仍然远远高于东盟国家的平均增长率(2.7%)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增长率(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