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2018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组织学与组织化学方法对骆驼前胃特有的三个腺囊区有腺部黏膜研究表明 ,其黏膜的组织结构和糖共轭物呈色反应基本相同 ,并和骆驼及其他动物的贲门腺区结构相似。所含腺体为黏液性腺体 ,呈短而直的单管状 ,直接开口于浅而密集的胃小凹。黏膜表面上皮、胃小凹上皮和腺上皮均呈柱状 ,但从黏膜表面到腺体盲端逐渐变矮 ,腺底部上皮核上细胞质呈弱嗜碱性 ,有嗜碱性颗粒。所有上皮的细胞质均可分泌中性糖和酸性糖共轭物 ,但呈色反应从黏膜表面上皮到腺体盲端逐渐减弱 ,黏膜表面上皮以分泌中性糖共轭物为主 ,而腺底部细胞以分泌酸性糖共轭物为主。在黏膜表面还附有一层很厚的混合糖共轭物。三个腺囊区的主要差异表现在第二室腺囊区面积最小 ,腺囊容积也最小 ,但腺囊数目最多 ,囊底黏膜褶丰富 ,黏膜层厚 ,腺体密集 ,深而密布的胃沟将黏膜分成无数小区 ,腺体中的亲银细胞丰富 ,明显多于前、后腺囊区 ,提示此区尚有分泌大量 5 羟色胺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从病因学分析了近年来猪瘟(HC)流行的特点,阐述了防制HC的主要措施,并简要介绍了HC的研究方向及动态.  相似文献   
3.
采用组织学与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双峰驼幽门腺区黏膜的微细结构和腺体细胞组成。双峰驼幽门腺也为高度蟠曲的分支管状腺 ,由柱状上皮构成 ,胞质中有细小的嗜伊红颗粒 ,主要分泌酸性糖共轭物 ,在腺体细胞间有分布密度大于贲门腺和胃底腺的亲银细胞 (即分泌 5 羟色胺的EC细胞 ) ;黏膜肌层进入固有层 ,使腺体间可看到丰富的平滑肌纤维 ;覆盖于幽门腺区的高柱状上皮分泌中性糖共轭物和酸性糖共轭物 ,以前者为主。双峰驼幽门腺区在皱胃中所占面积最小 ,黏膜皱襞不发达 ,但其胃沟多而密集并且很深 ,可达黏膜层的 1/2或 2 /3 ,常有多条深的胃小凹开口于此 ,从而增加了幽门腺区的表面积。研究结果显示 ,双峰驼幽门腺区黏膜的基本结构与其他动物及人的相似。  相似文献   
4.
干扰素(IFN)作为机体抗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已广泛应用于许多疾病的治疗中。作为Ⅰ型干扰素家族的一员,干扰素limitin于2000年被发现,然而目前国内外对该干扰素的研究尚停留在初级阶段。为了进一步研究limitin干扰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潜在的应用价值,本试验将密码子优化过的小鼠limitin基因克隆至载体pET-30a(+)中,IPTG诱导表达limitin重组蛋白,用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并用Westernblot进行验证。检测结果显示,表达的limitin重组蛋白的大小为23.86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纯化后获得高纯度的蛋白,并能被抗His标签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最后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这种干扰素蛋白进行了生物学预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表达并纯化出小鼠limitin重组蛋白。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动物肿瘤生态学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对动物肿瘤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影响,并在不同动物种属及各种好发肿瘤中有着典型的特征。牛和马属动物的良性、恶性肿瘤的年龄高发期为5~10岁;羊的良性肿瘤高发期为1~5岁,恶性肿瘤高发期3~5岁;鸡的良性肿瘤主要发生在12月龄以上,恶性肿瘤多见于12月龄以内。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好发肿瘤的发生情况可大体归为三类趋势:发病率先上升后下降、持续升高、由高降低。  相似文献   
6.
剖检5例来自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的成年双峰驼,从其中2例发现肺的多发性纤维瘤。这种瘤分布于肺的表面及深部,大小不一,数量不等,圆形,灰白色,呈硬结节状。组织学观察,瘤实质由大量排列散乱的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构成,瘤体中央部细胞较少,边缘部则较多;在瘤体边缘部可见大量由年轻瘤细胞围绕毛细血管构成的生长中心灶。  相似文献   
7.
对双峰驼消化道组织标本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肠道和胃的有腺部固有膜淋巴组织中含有丰富的浆细胞,并且在肠道的分布多于胃;在肠道回肠分布最密集,其次是空肠后段和盲肠.从食管至回肠浆细胞分布逐渐增多,从盲肠至直肠逐渐减少;肠道和胃的有腺部浆细胞明显多于食管和胃的非腺体区,后者仅有极少量散在的浆细胞分布;胃的3个腺囊区腺体部和贲门腺区的浆细胞分布相似,并多于胃底腺区和幽门腺区;浆细胞在淋巴小结、集合淋巴小结以及整个消化管粘膜下层分布很少;光镜下的浆细胞为多形态,以卵圆形细胞多见;电镜下的浆细胞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胞浆内充满大小、形态不一的囊泡状粗面内质网,另一种胞浆内充满扁囊状粗面内质网,以前者多见.观察结果证实,双峰驼肠道粘膜和胃粘膜具有产生抗体的形态学基础,尤其回肠、空肠后段和盲肠是消化管粘膜产生抗体的重要免疫效应部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