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外专利无效制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一、我国专利无效制度 的形成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专利无效制度是根据专利法律法规及相关 司法解释建立起来的。1984年的《专利法》第 四十九条规定,专利复审委员会对宣告专利  相似文献   
2.
专利无效诉讼程序性质的法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伦健 《知识产权》2006,16(4):74-77
本文从专利权的私权属性和公权属性、专利无效程序的特殊性三个方面对专利无效诉讼程序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并对实践当中存在的两种专利无效诉讼模式进行了反思,认为专利无效诉讼程序是一种带有行政诉讼程序色彩的民事诉讼程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修改专利法第46条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专利权的行政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专利权的行政保护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我国专利保护的特色.但是这一特色似乎并没有在学术界和实践部门达成共识.早在专利法制定之初,他们对这一问题就有不同的认识.只是当时法律己有明确规定,许多意见不便发表.第二次修改专利法时,国家知识产权局报送国务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修正案(送审稿)>在当时专利法规定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专利管理机关对情节严重的侵权行为可以进行查处并做出行政处罚的规定,并赋予专利管理机关封存、扣押等行政执法手段.对此,一种意见认为,应当取消专利管理机关处理侵权纠纷的职能,或者改为调解.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专利管理机关可以处理专利侵权纠纷.目前正在进行的第三次专利法修改中,这一问题仍然是争论的一个焦点.法院观点与专利行政管理部门的观点截然对立,企业的态度则在两可之间,骑墙得很.在本文中,笔者拟对我国专利权的行政保护体系进行梳理、分析和反思,并对中外专利权的行政保护进行比较,以期揭示我国专利权保护体系的改良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