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的法治思想主要体现在深刻解析法的内涵,以法的本质为基础构建立法理论,精辟阐述司法思想。本文指出对这些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和领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2.
周帼 《学理论》2009,(25):95-96
随着社会发展、权力制约机制的确立和人们权利意识的觉醒,竞争法的强制性出现了日益弱化的趋势,这反映了人们对竞争法伦理化的要求,这也是现代法治发展的重大趋势。从伦理的维度对弊端日益显现的竞争法进行审视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不断发展,人们权利保障意识不断增强,司法公正的内涵有必要重新解读。司法公正不仅满足于依法司法,还应具有深厚的人性基础和丰富的道德内涵,以符合道德、保障人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其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4.
社会不断发展,人们权利保障意识不断增强,司法公正的内涵有必要重新解读。司法公正不仅满足于依法司法,还应具有深厚的人性基础和丰富的道德内涵,以符合道德、保障人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其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5.
周帼 《求索》2010,(8):145-147
司法公正的法律标准以司法活动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作为其评判标准,从这一标准出发,法官只要按照法定程序,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做出的裁判都是公正的。司法公正的社会标准是社会大众以司法活动是否符合民意作为司法活动的评判标准,侧重于从民俗、常理、伦理道德等角度来评判司法。司法公正的社会标准所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广大民众以及社会舆论对法院裁判的态度是赞同还是反对。一个完美的裁判既应符合法律标准,同时也应与一定的社会标准相符合。司法审判实质上是一个利益衡平的过程,为此,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应在遵循法律标准优先于道德标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衡平相关主体利益,促进司法公正的法律标准和社会标准的共生与契合。  相似文献   
6.
论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我国经济法责任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的现状,运用比较分析、关联性分析等方法,界定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分析经济法责任的相关误区、论证经济法责任独立性,从而完善我国经济法责任理论。  相似文献   
7.
司法公正的实现离不开司法制度本身的善恶评判。司法公正离不开善制。善制的存在是实现我国司法公正的必要条件。善制包括司法制度形式善和司法制度内容善。善制的道德构成要素包括三个方面:善制应符合正义;善制应真实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善制应符合广大民众的是非善恶共识。法官道德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司法公正的实现程度。由于善制在范围、价值诉求和实现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法官品性的德性伦理为补充。  相似文献   
8.
司法公正的实现离不开司法制度本身的善恶评判。司法公正离不开善制。善制的存在是实现我国司法公正的必要条件。善制包括司法制度形式善和司法制度内容善。善制的道德构成要素包括三个方面:善制应符合正义;善制应真实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善制应符合广大民众的是非善恶共识。法官道德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司法公正的实现程度。由于善制在范围、价值诉求和实现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法官品性的德性伦理为补充。  相似文献   
9.
曹悦  周帼 《经济与法》2001,(5):10-11
公司董事民事责任制度建设是公司法律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公司立法一直以来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偏重于公司董事的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的设定,对于其民事责任的规定则不够完善。本文就我国公司董事民事责任制度的完善构建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思维方式问题对于领导得来说至关重要,思维方式的优劣是检验领导者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志。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不少领导者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主观式思维、片面式思维、静止式思维等问题。这些问题作为领导者应予以克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