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意思自治与市场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本位观认为法律的目的不仅在于保障个人的自由与权利,而且更重要在于保障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和谐,保障个人利益的总和即社会总体利益①。这样.意思自治由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至高无上的神圣主座悄然滑落成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西方国家立法的一般原则。三大民法原则也变为:所有权的限制;契约自由的限制;无过错责任(严格责任)。但我们应认识到,这种社会本位并没有抛弃个人本位.而是在摄取了个人本位的精髓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社会性的内容。而我国现今仅处在一个市场经济的初建和培育阶段,由初建阶段到繁荣时期的市场经济所走的路是…  相似文献   
2.
利益表达在政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利益表达机制现状的分析,提出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随着社会转型需要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即"国家--中间层组织--市场"的三元架构.在改良原有体制内利益表达渠道的同时,要大力度培育社会中间层组织,起到利益表达的桥梁作用;同时要发挥党的基层组织这个庞大的社会资源,打造一个基层利益表达信息化网络平台,通畅利益表达渠道,实现"党始终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承诺.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就倡导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大家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用事例来说明原理的做法,是很不够的。现在不少老师,也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讲清理论,用理论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这本来是比较好的方法。但这样的联系实际,学生仍感到实际不“实”,缺乏亲身感受。  相似文献   
4.
权力的腐败是当今世界一个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权力腐败产生的的根源很多 ,但最关键的原因是制度腐败。官本位体制是产生腐败的制度性根源。反腐败应从腐败产生的源头抓起 ,从制度上、源头上防止权力异化 ,确保人民主权。  相似文献   
5.
在十二大的开幕词中,邓小平同志说:“我们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这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我们党真正认识这一点,却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漫长的、甚至是很痛苦的过程,并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早在1956年,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遵循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吸取了苏联的经验教训,总结了我国建国初期的经验,及时地向全党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会社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后来,由于党内“左”的错误思想的蔓延和滋长,上述任务不但没有完成,而且接连犯了两次全局性的严重错误。一次是三年“大跃进”的错误,一次  相似文献   
6.
论刑讯逼供与沉默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要从根本上杜绝刑讯逼供必须靠建立科学完善的法律制度来解决,文章分析了现行刑事诉讼法在该问题规定上的缺陷,提出立法上应确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7.
票据是人们经济交易、信用、融资等不可缺少的工具。1995年5月1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这部法律的颁布,必将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发生深远影响。本文试将我国票据法中的汇票、本票、支票作一些比较研究,以探索三者之间不同之处。 一、基本当事人资格比较 票据当事人有:出票人、付款人、收款人、背书人、保证人、持票人。但基本当事人则仅指出票人、付款人、收款人。汇票、支票的基本当事人各有三个,即出票人、付款人、收款人;本票的基本当事人有二个,即出票人和收款人,出票人也是付款人。(1)出票人资格。汇票出票人无资格限制,但出票人必须与付款人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并且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不得签发无对价的汇票用以骗取银行或者其他票  相似文献   
8.
在法律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面临着从清末法制变革以来又一次大规模的法律变革,我们都希望中国在短期内全面完成向现代法治社会转型.近年来中国已经制定了大量的成文法,在立法速度和数量上是值得夸耀的,但是我们发现这些现代的法律还不能很好地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几千年所形成的观念、意识较之表面的法律制度更不易改变,转变的过程也更加艰难.文章通过对比中西法律传统冲突的根本所在,力图从宏观的角度来探索中西法律传统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封建制法律在处理君臣关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如全面规定职官行为 ,明确职官义务 ,及时调整官制 ,使官无常制 ,职无常守 ,密察各方 ,建立起全面系统的监察体系。但不管采取什么措施来处理君臣之间的关系 ,只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没有废除 ,堵塞君臣关系之间矛盾纠纷而产生的漏洞的方法是不可能奏效的。这种法只会进一步加深君主的心理隐患 ,促成整个国家的立法指导思想为 :防范重于建设 ,镇压重于调整 ,使法律仅仅成为政治斗争的一种工具。  相似文献   
10.
文琦 《河北法学》2002,20(6):154-157
公民法治意识的培养与提高是关系到依法治国成败的关键因素。法治意识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艰苦的系统工程 ,决非一夕之功。只有从法律制度自身的完善入手 ,在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坚持贯彻依法办事的原则 ,加强普法工作的力度 ,不断改善法治意识成长的社会环境 ,才能为健康的法治意识的培养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