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5篇
法律   29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关于行政处罚听证范围理解与适用的案例,折射出行政机关对执法依据的理解与立法本意之间的距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对听证范围规定的立法本意并不局限于法条所列举的三种行政处罚。部分地区和部门以及学者对该问题的理解与立法本意有较大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是仅仅从字面上去理解法律的规定。应当以现代法治的正当程序理念为基础,从法律的功能、法律的精神和实质法治的角度来理解法律的规定。不应当通过司法解释机制,而应当通过加强立法解释机制,来协调立法本意与行政执法实践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2.
司法裁判改革探析──兼论司法裁判的判例化沈福俊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如何对传统的司法裁判模式进行改革,使之更具科学化,从而使司法裁判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法制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司法改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同时,司法裁判如何逐步向判例化过渡,以弥...  相似文献   
3.
在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而引起的诉讼中,受害者除了要求侵害一方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直接损失以外,是否能够根据今后的发展前途,提出赔偿可得利益的请求?对此,我国民法通则没有作出明文规定。但是,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以今后人生前途受到重大影响为由提出这类诉讼请求的愈来愈多。到底应不应该支持当事人的这一请求?这给审判实践提出了一个新的难题。笔者试对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初步的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4.
关于废除劳动教养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劳动教养制度自身存在严重法律缺陷劳动教养是我国特定的行政机关对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所采取的一种以限制人身自由为内容的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行为中最为严厉的一种。行政机关实施这一类具体行政行为,理应遵循科学、完整的法律依据。但是,综...  相似文献   
5.
行政诉讼管辖制度的变革旨在排除行政干预,建立法院与行政机关之间监督与被监督的正常关系。我国行政诉讼实践中法院与行政机关之间不符合行政诉讼宗旨的非正常关系有诸多表现。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为构建行政诉讼中法院与行政机关的正常关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通过法律的完善确立行政诉讼中法院与行政机关之间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保障法院司法中立是《行政诉讼法》修改进程中应当加以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实践中频频发生的政府随意干预法院司法活动的事件,原因在于我们传统体制上行政和司法的一体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大政府"理念以及实际做法。摒弃"大政府"错误理念,推进法治国家建设,必须以政府尊重司法的独立品格和推进政府依法行政为前提。同时,以责任机制控制行政权的滥用,并通过进一步完善行政法治,让行政人员谨慎行使权力,从制度上保证法院依法独立审判,是当前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7.
8.
《行政诉讼法》颁布已经20年了。自颁布以来,这部法律对于中国行政法治乃至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所起的巨大作用,是有目共睹的。《行政诉讼法》的颁布,不仅体现了社会对政府行为法治化的需求,更是体现了政府执政理念的更新。可以说,这是一部符合社会需求、反映社会进步的法律。  相似文献   
9.
论行政诉讼被告举证规则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诉讼被告举证规则的正义性是司法审查正当性的前提,也是实现行政诉讼目的之“桥梁”。同时,行政诉讼的特点决定了被告举证规则是行政诉讼制度的中心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了被告的举证规则,但缺乏进一步保证被告举证责任充分实现的具体规则。行政诉讼被告举证规则的优化应当从被告提供“全部证据”之判断规则、被告在决定期限内举证之证明规则、复议程序中收集和补充的证据以及复议程序中不提交证据行为之认定规则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0.
被授权组织是我国行政主体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其中 ,一定的企业也是被授权组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法律对这类行政主体的条件及规则未作详细规定 ,导致理论和实践中的认识不一。本文论述了一定的企业成为行政主体的可行性、其必须具备的条件、被授权成为行政主体的法律特征以及企业作为行政主体必须与其民事主体身份相区别等问题 ,以期待法律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