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政治   1篇
  202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为了扬弃传统的模糊语言而选取确切的范畴概念——“范式”来把握、论述、界定唐诗的抒情艺术 ,本文从艺术情感的真挚、升华和含蓄三方面 ,论述了唐诗抒情艺术范式的主要品性。由此对唐诗抒情现象进行了美学分析 ,进而对唐诗抒情艺术的创作、接受、批评和理论进行特定视角的专题研究 ,试图建构起唐诗情感理论的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2.
《战国策》是一部重要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成就斐然的史传文学作品。全书四百九十七篇,所写人物多达六百一十余名,他们遍及十二诸侯国,构成事件五百四十多,形成了国君后妃、将相谋臣、公子王孙、策士义侠、黎民百姓等多类人物形象系列。在这纵贯二百三十五年的人物画廊中,“活动”着秦昭王、赵威后、苏秦、张仪、鲁仲连、荆轲等近百个风姿各异的艺术形象,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该书文学价值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它在写人艺术上取得的卓越成就。  相似文献   
3.
生命意识是文学艺术活动中特有的情感交流现象,具有高度的审美自足性。唐诗中呈现出浓烈、深刻、多重的生命意识,堪称此类审美意识的创作典范。而人类情感的抒发、自由意识的凸现、高大深神意境的融造,则是唐诗中最充分体现生命意识的三个方面。这就可以更深入地对唐诗进行审美观照,从诗作的深层意蕴中,探究出唐人对生命存在形式的认知以及有关人生、伦理和人格的省识  相似文献   
4.
都柳江是贯通黔、桂两省的重要自然水道,沿岸是一个多民族分布的民族聚居区,形成了多民族共居的地理空间和多样化的文化生态空间。《海八》是这一地域民间流传的民族古歌,书写了远古时期多民族从“整海寨”分散迁徙到都柳江流域的历史。古歌从远祖共居环境、民族迁徙、社会互嵌的记忆书写展示了各民族缘起、流变与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互动过程,体现其史诗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