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本文首先论述了范式的概念,范式理论的含义和作用;其次分析了范式理论与行政法之间的关系,我国的范式理论,应该针对自己的国情进行讨论与探索;再次,简要对行政法三种理论的内容进行分析及评述.  相似文献   

2.
生命意识是文学艺术活动中特有的情感交流现象,具有高度的审美自足性。唐诗中呈现出浓烈、深刻、多重的生命意识,堪称此类审美意识的创作典范。而人类情感的抒发、自由意识的凸现、高大深神意境的融造,则是唐诗中最充分体现生命意识的三个方面。这就可以更深入地对唐诗进行审美观照,从诗作的深层意蕴中,探究出唐人对生命存在形式的认知以及有关人生、伦理和人格的省识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全新的法学解释系统和理论框架,法经济学有着自身的研究范式。法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应该是研究纠纷解决理论的有利工具。法经济学基本研究范式对纠纷解决的理论阐释包括对成本效益、供求关系和市场、纠纷解决过程中国家制定法与民间社会非正式规范的博弈均衡等诸多方面的理论分析。在法经济学的研究视角下,论述纠纷诉讼外解决的经济社会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打开艾青的诗集 ,几乎看不到风花雪月、鹤唳白云、红颜倩女之类的歌咏 ,他关注的是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他珍惜着自己的情感 ,把抒情的诗笔径直伸向更加值得歌唱和鞭挞的领域。这一创作精髓和审美意义的汁液 ,一直渗透到他艺术生命的终极。艾青善于调动各种艺术手段 ,以其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 ,在多层次的意境展示中表现主题。艾青是当之无愧的面向世界的诗人  相似文献   

5.
杜桂萍 《金陵法律评论》2006,(6):130-136,141
清代乾隆年间徐燨创作的《写心杂剧》,在杂剧史上是一部具有"范式"意义的作品.其体制形态上由"代人立言"到"自我登场"的转变,改变了以往杂剧创作追求"自喻"的表达方式.通过自我抒情言志和高扬主体精神的"写心"作法、因自传性艺术演述凸显出来的特殊意味,以及与晚明小品灵动自然、清新隽永之艺术格调的同构对应等,都充分显示出《写心杂剧》既徘徊于雅俗之间,同时又为普通文人提供了特殊的话语空间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唐代歌妓直接参与诗歌的创作和欣赏活动,她们既歌唱诗歌,又创作自己的诗歌,这样的活动极大地影响了唐代诗歌泊发展和变化,唐代歌妓在跟人交感的过程中,把人的诗作配乐歌唱,促进了唐诗的传播,盛唐以后,更多的歌妓也自作诗歌让人欣赏,她们的诗作以激奋的情感而给你诗歌增加了情感深度,大大开拓了唐诗的情感境界,并影响了唐代诗风的变迁。  相似文献   

7.
理论的解释力来自哪里:中国经济法学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济法学的科学性、实践性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学科地位,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其理论的解释力,但是,目前研究现状中,研究范式的混乱、理论框架不清晰、缺乏构建理论体系的方法与工具以及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分离这四个因素削弱了经济法理论的解释力。中国经济法学提高理论解释力的基本路径在于:在吸收各范式优点的基础上,对经济法研究范式和理论进行多元整合,建立一种能够整合各种研究范式和理论流派优势的多元统一理论。在这个路径下,经济法学应当进一步厘清理论框架,引入科学主义的方法论,将科学方法与人文的方法结合起来,吸纳理性选择理论所包含的分析方法与工具,实现理论与技术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宪法学作为社会科学的分支,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转换研究范式。宪政理论研究范式大致经历了两种范式转换:近现代古典自由主义模式和当代新宪政主义模式。特定的语境和历史场境赋予了西方宪政概念及其理论自身的内在规定性与特定的理论定位和功能。宪政理论要想成为中国宪法学的理论,必须完成其概念和理论范式的转换。宪法秩序概念及理论涵盖了宪法运作现象的不同形态和不同层面,是对整个宪法运作现象和事实的全局性理论把握和综观性理性反映。它能够克服西方宪政理论的不足,体现中国宪法学对这种不足的回应,是宪政理论和概念范式转换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9.
晚唐五代处于历史与文化的转型期。从文类上看,相对于唐诗盛行的传统,来自民间的词被文人利用而在转型文学中脱颖而出。它不再以“诗言志”为指导思想,而注重表达内心情感,内容上也多写浮华浪漫的生活,并在艺术技巧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最后,词又通过文人化的手段融纳传统确立自身,从而步入转型后的正常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过程与均衡:司法本质的中国语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司法的本质研究而言,过程论乃是一种全面兼容的理论新范式,具有深刻的社会基础和鲜明的时代意义。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司法本质的过程论有利于从时间、经验、艺术、效能和方法五个维度建构当代中国司法研究的理论新范式。深究司法过程,可以发现,其中内蕴的均衡路线实质上隐含了当代中国司法变迁的渐进逻辑。司法改革的均衡方案包括了从司法结构、价值、功能的静态均衡到司法公权与司法人权的动态均衡在内的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11.
电影既是一种文化事业,也是一项文化产业,在影视批评中除了要坚持艺术标准外,商业标准也不可忽视,但商业标准不等于票房价值,而是指导演是否具有观众意识.至于影视文本的商业性的获得,一方面在于迎合观众的口味,另一方面则在于文化语境的培育、维护与引导.  相似文献   

12.
追续权是作者在艺术作品原件被再次出售中分享一定数额收益的权利。追续权保护是适应艺术品市场的发展需要并平衡作者和艺术商之间的利益冲突而创设的一项著作权法律制度。它以民法中的非常损失规则为理论依据,符合公平、效益的法律价值,体现了对著作权权利穷竭原则适用的限制。追续权制度在我国著作权立法中的缺失势必产生诸多的现实缺陷,因而应当在我国未来的著作权法修订中增设追续权条款。  相似文献   

13.
朱洁 《金陵法律评论》2005,(5):135-139,156
1999至2005年,中国新生代电影后期创作在艺术立场、创作理念和表现内容等方面发生了改变,坚持聚焦社会底层人士生存世相的艺术视角,多侧面表现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普通人的精神风貌与心理诉求,并对文化价值、生死、信仰、贫困等问题作哲学层面的深度思考,从而实现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皈依.后期新生代电影创作努力在艺术个性和市场价值之间求得平衡,完成了由个人艺术形态向主流艺术形态的令人瞩目的转型.  相似文献   

14.
Marketing in the arts sector has evolved during the past decades from a functional tool to a business philosophy. At the same time, a relational view of art as experience has emerged in contemporary arts philosophy, highlighting the role of arts consumers in the creation and reception of arts. As a consequence, arts consumers have gained a central position within the artistic mission of arts organizations, posing new challenges to the role of arts marketing both as a practice and as an academic discipline.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financial figures and audience numbers are insufficient indicators of the contribution that arts marketing makes to the functioning of arts organizations. This article suggests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arts marketing based on the contribution made to the achievement of the arts organization's artistic mission and proposes a model based on Kaplan and Norton's Balanced Scorecard to guide the artistic-mission-led evaluation of arts marketing performance. B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new strategic role of arts marketing within the emerging relational view of the arts and by integrating recent literature 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we make a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to the body of knowledge on arts market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15.
诗是否可译,争论由来已久。不少中外学者都提出过不同观点。无论从"传神达意"还是从"形式音韵"看诗的翻译的确很艰难。然而,诗并非不能翻译。通过对优秀译诗赏析,从诗的翻译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辩证统一的角度,我们对诗的可译性问题可以出"诗难译,但可译"的答案。  相似文献   

16.
在中唐大历两浙联句的影响下,韩愈、孟郊于元和初年进入了一个联句创作的高峰期,创作了包括《城南联句》在内的一批具有气势宏壮、意象奇崛、辞意均敌等艺术特质的联句诗,将联句这一诗体的创作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些成就的取得,又与韩、孟二人在联句时所采取的以赋为诗、统一视点、以我为法等诗学谋略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直觉从流动性上看确是一种“从心理到生理的全盘轰鸣”的过程 ,从状态的短暂的恒定看 ,是一种精神自由释放的契合境况 ;而从创作者倍加呵护的直觉能力看 ,至少不是与形象思维并列的一种思维能力。直觉是悟出来的 ,但直觉绝不等于顿悟 ;直觉是想出来的 ,但艺术直觉这种活跃的精灵不是反理性的 ,它活跃的方式是与理性相距甚远的非理性的 ;直觉是等出来的 ,是长期磨练后的从容引发 ,它必然包含着主体情感的高效投射  相似文献   

18.
汪曾祺秉末了故土吉的民族心理和着恋乡土的变化传统,其艺术感觉的特征是,囝盈、宁青、印象主义式的,这与作所持的童年视角有关,这一视角一方面使作品缺少理性爱力,另一方面却增添了作品温柔蕴藉的诗意。  相似文献   

19.
20.
欧阳修的辞赋创作从内容到形式均进行了极为有益的探索.他的辞赋积极反映现实,针砭时弊;同时又重视辞赋的抒情功能和娱乐功能,重新确立了辞赋作为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在谮散体文风向各种文体浸透的背景下,他以简练传神、以散御骈的行文风格树立了适应时代的美文标准,确立了文赋的地位,突破了不同赋体的文体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