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法律   7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现行刑法规定了缓刑撤销的三个条件,但在司法实践中仍有很多情形难以把握.本文从被缓刑人所犯新罪为过失犯罪的、在缓刑考验期满后才发现犯新罪或者有漏罪的、漏罪系被缓刑人曾供述过的,发现被缓刑人隐瞒前科的、撤销缓刑后数罪并罚的,应否撤销缓刑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缓刑撤销制度提出了有关立法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基本案情 被害人陆某有酒后殴打原审被告人赵某的陋习。2008年9月18日19时许.陆某酒后再次与赵某发生争执并互相扭打,期间赵某为摆脱陆的纠缠。用陆某的皮鞋击打陆某的头部及身体部位.致陆某在脑血管硬化的基础上,头部遭受钝性外力作用致闭合性颅脑损伤,引起中枢神经功能障碍。案发后,因未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救治。被害人陆某于同年9月20日死亡。  相似文献   
3.
假释撤销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释撤销制度集中规定于我国刑法第八十六条,该条的规定尚有不完善之处,给司法实践带来了一定困难。本文对假释撤销的条件,撤销后数罪并罚以及刑期折抵三个问题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应如何完善法律规定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4.
司法实践中,犯罪分子为逃避法律惩罚,故意虚报身份、隐瞒前科,致使原审判决遗漏累犯、再犯等法定从重处罚情节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现行发现纠正机制的不尽完善,影响了对此类犯罪分子的打击。本文结合在办理二审上诉以及刑罚执行阶段因发现隐瞒累犯、再犯情节而被追诉的案件,分析了该问题的具体成因,从正确适用诉讼程序、加强社会管理及改进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防范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减刑,是指在刑罚执行过程中,由司法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通过变更原判刑罚从而减轻其刑罚的制度。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可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仅有抗诉职能,没有起诉和参诉职能。而且,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抗诉职能无论是在制度设计上还是在司法实践层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应当在民事诉讼中合理配置检察监督职能,逐步设计完善的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程序,这将有利于司法公正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悬赏广告法律性质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民法学界有关悬赏广告法律性质的契约说和单独行为说均存在缺陷 ,通过将悬赏广告区分为普通悬赏广告和特殊悬赏广告 ,并分别论述普通悬赏广告和特殊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及有关问题 ,对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王昭雯 《法学》2006,(3):120-122
在聚众斗殴罪的司法认定中,单方具有斗殴故意并实施互殴、单方聚众行为、临时起意、致无辜者伤亡及其他参加者的认定等问题较为复杂,需研究。在聚众斗殴案件的程序适用上,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被害人标准的认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赔偿责任人的范围和身份竞合时的赔偿责任原则及在逃同案犯另案处理与原审判决、裁定的衔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