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
王畿的“四无论”与钱德洪的“四有论”(实为“一无三有论”)至少有一共同前提,即“无善无恶心之体”。王阳明无论在其早期,还是在其中晚期,其“至善是心之本体”的提法未曾间断且具诠释的连贯性。他揭示出其心之本体的核心意蕴,吾心是至善所止之地,吾心即是吾性,至善既是心本体的本质性规定,亦是心本体的根源性存在。至善的特殊品质在于“诚”。  相似文献   
2.
构建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培养贴近市场的应用型人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企合作模式是高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互惠共赢。校企合作培养IT人才模式的要素包含:IT专业培养方案、培养过程、评价方式和校企合作保障体系。这四个要素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结合成为培养IT人才的一个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3.
高等院校的法学教育不仅仅是法学理论和职业技能的灌输和培养,而且还必须承担培养学生独立的法律思维和人格、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和伦理,以及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文教育.要重视对刑事诉讼法所包含的各种价值理念和法律精神的研究和学习。在刑事诉讼法教学各环节要实施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4.
在黔中王学的思想系统中,经世致用的理论颇具创造性,其集中表现于治世、治人、治教、治政及治心等方面,而尤其以治心为要道。孙应鳌提出了“以用世为本”的七项主张,成为其治教、治人、治心的典范之作而鼓动当时。以马廷锡、李渭、孙应鳌等“理学三先生”为代表的黔中王学的经世之实践,推动了黔中在嘉、隆、万年间掀起了一浪又一浪讲会高潮,形成了黔中王学五大重镇,遂与中原王学诸门的繁荣景象构成了遥相呼应之势。  相似文献   
5.
完善执法质量考评机制 促进执法质量全面提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执法质量考评机制的缺陷会抑制考评应有功能的发挥,妨碍考评根本目的的实现.因此首先应完善考评的内容,将行政许可纳入考评,实体和程序并重,不将"四率"与考评挂钩.其次是改革考评方法,保障考评的统一和公平;整合考评资源,避免重复检查;强化日常考评,及时全面规范执法;利用网络优势,探索开展网上考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