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转基因技术诞生于二十世纪下半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等领域,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技术。但是,发达国家凭借其生物技术优势,特别是透过TRIPs协议框架,采取专利保护方式,对发展中国家遗传资源进行掠夺,这与CBD体系下的基因资源保护背道而驰。发展中国家必须合理利用CBD机制予以积极应对,维护本国利益。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需要新的科学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明的转型需要科学技术由工业文明时代的"获得科学认识,促进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转变为生态文明时代的"获得科学认识,促进技术创新,推动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增长,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资源短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生态环境问题,可以发现: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危机的产生及其解决密切相关,为此,有必要考察经济制度框架———市场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联。在此基础上,干预市场以促进环境保护。一、市场经济对环境的保护作用现代经济学表明,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资源总是有限的,而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这是一对矛盾。矛盾的缓和就在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极点就是使得资源的使用没有浪费现象,即社会用最低成本生产人们需要的产品,在既定的投入和既定的技术条件下,使资源的利用能带来最大可能的满足,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资源最优配置的意义是重大…  相似文献   
4.
消费主义盛行对世界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没有消费,就没有人类的生存,也就不需要人类进行生产。从这一意义上说,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当然,人类的消费水平受着生产力的限制。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也就有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在上世纪20年代之前,人类的生产力有限,生产的目的只是满足人们的自然需要。对商品的消费是一种物质性的消费,消费的是商品的物质使用价值,满足的是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在此之后,情况就不同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化的推进,首先在美国,然后在其他国家,人们对食品、衣物、住房等的自然需求得到了满足,出现了商品过剩以及经济危机。此时,经济发…  相似文献   
5.
弘扬科学精神价值 坚决反对伪科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就是科学与技术突飞猛进 ,以及它对经济、社会变革的巨大推动作用。学习科学、依靠科学 ,“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 ,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思想观念之一。但是 ,人们在惊叹、享受科学与技术进步给人类所带来的巨大物质利益的同时 ,似乎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科学的物质价值上 ,将科学本质简单地归结为现代技术的本质 ,将科学当成纯粹追求物质财富的工具 ,而过分强调科学的物质价值 ,忽视了科学的精神价值。实际上 ,科学的价值分为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前者是通过科学的社会应用体现出来的 ,对公众物质生…  相似文献   
6.
概括分析了鼓励式的、禁止式的、允许式的、预警式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政策的特征;结合转基因作物的环境风险与收益评价,探讨了各种模式的政策合理性.得出:鼓励式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政策只考虑转基因作物的收益,无视其存在的环境风险,潜存着较大的风险;禁止式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政策在防范转基因作物环境风险的同时,把其收益也完全放弃了,是过犹不及的;允许式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政策没有意识到转基因作物环境风险的特殊性,不能事后补救;预警式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政策在有效应对转基因作物环境风险的同时,取得转基因作物收益,能够兼顾风险与收益.由此,鼓励式的、禁止式的、允许式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政策是不合理的,而预警式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政策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面对环境问题的科学真理观:从天然自然走向大自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类改造自然的增强,工业时代的人类在使得国民生产总值呈指数增长的同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呈现加速和全球化趋势;在使得人口剧增、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和需求剧增的同时,自然资源日益贫乏。全球性的人口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使人类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要么沿着传统的道路走下去:从而加速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及其人类的灭亡;要么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行,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留下一个适合于后代居住的地球。无疑,后一条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意味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的转折。转折了的历…  相似文献   
8.
关于科学与伪科学问题的科学、哲学、文化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科学文化界发生了一系列有关科学文化的争论,内容涉及怎样划分科学与伪科学、反伪科学是否会妨碍科技创新、反伪科学是否会妨碍传统文化的继承、反伪科学与法制建设的关系等方面,这些争论以及争论的氛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让公众对这些问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并将争论引向理性探讨,民主与科学杂志社、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邀请了多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一次深入座谈。本刊整理摘编座谈会上一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希望这些争论、讨论能够在知识界引起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系列科学文化问题的更多思考,同时我们也希望营造一个各家争鸣、和谐交流的氛围,以期达到更好的讨论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