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行政主体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对既定事项进行判断、权衡,作出决定的行政措施即无法律依据行政裁量。法律规范的滞后性、不周延性等特点,必将导致"无法律依据行政裁量"的大量存在。依照"形式法治"的观点,无法律依据行政裁量属于违法行为,应该被禁止。然而,按照"实质法治"的观点,却并非如此。可以允许型无法律依据行政裁量有其正义基础,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容忍。但其要满足不违背法的公平正义价值和立法目的,基于保证国家安全和社会整体稳定的考虑和基于个案正义的考虑等条件,并且要接受原则之治以及通过事后说明理由制度接受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  相似文献   
2.
社会燃烧理论认为,社会燃烧与自然界的燃烧相同,需要同时具备燃烧物质、助燃剂和点火温度三重因素。群体性事件作为社会燃烧的典型代表,其燃烧物质是参与者对政府和社会的各种不满情绪,助燃剂是政府和民众的信息交流不畅,而具有一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是点火温度。鉴于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难预见性等特点,我们很难对其进行预防控制,所以,运用宪政方法对群体性事件进行防控,主要是运用民主手段、法治手段和人权手段控制燃烧物质和助燃剂,以达到防患于未燃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公平责任原则作为一种重要的归责原则,在国家赔偿领域却鲜有提及。将公平责任原则引入国家赔偿领域,是实现国家赔偿法根本目的的直接要求,是国家赔偿法发展趋势的现实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而具有必要性.而且将公平责任原则引入国家赔偿领域也存在理论依据和法律基础,因而它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面临着西方文化渗透日渐深入,弱势文化国家的文化危机和文化主权意识逐步觉醒。为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战略任务,以维护我国文化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要取得这一战略任务的胜利就必须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以传统优秀文化为基础,吸收、融合现代法治理念,并以法律的硬手段作为制度保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升到文化主权的战略高度,解决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文化危机。  相似文献   
5.
从法律维度观察,"诱惑调查"是违法的,从行政维度观察它又极具存在之必要,存废之间,颇有争议。在法治背景下,判断一种行政行为方式应该存废与否,至少需要在"法律"和"行政"二维之间进行价值比较。"诱惑调查"是一种只顾行政效果的实现,而罔顾行政法律规定和行政法的精神及基本原则的行为方式。它不符合现代法治行政的要求,故应该予以禁止。  相似文献   
6.
关于行政调查若干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调查是行政主体做出行政决定之前收集必要信息的活动,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程序行政行为。相对人对行政调查的瑕疵有权要求救济。  相似文献   
7.
合法的私力救济是解决行政性纠纷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普通公力救济制度的必要补充.行政和解、非官方调解与半官方的第三方调查,以及忍受、回避等私力救济方式,不但可以促成部分行政性纠纷的顺利解决,同时还具有公力救济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当然,与公力救济相比私力救济也存在诸多局限性,因此对作为行政性纠纷解决之道的私力救济,需要从条件...  相似文献   
8.
2004年3月17日,国务院颁布了《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这一响亮口号,然而法治政府是怎样的政府?它又有怎样的建设方向?笔者认为,从行政法上的三大矛盾入手,可以寻找到确切的答案。因为行政法是“规定公共行政管理活动,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相似文献   
9.
随着公域治理模式的转型,行政和解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行政争议解决机制。对行政和解概念的界定,应当以行政争议为参照物,既包括行政过程中的和解也包括行政诉讼过程中的和解。就其性质而言,行政和解必须以双方的平等自愿为基础,其本质上是行政法上的一种契约行为。另一方面,由于行政和解涉及到公权力的处分,因此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必须受到严格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李步云教授与法学结缘五十余年,其法学思想主要围绕宪政这一主题,从民主、法治、人权这三个维度展开.他对民主的概念、价值、实现途径;对法治与人治的关系,如何实现依法治国,怎样才算是法治国家,以及人权的概念与人权入宪,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人权的存在形态、人权的来源和价值等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以李教授近三十年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时间为线索,对李教授的宪政思想进行概括与评述.一方面是为了将李教授的主要学术观点介绍给读者,另一方面希望为读者更进一步了解李教授的宪政思想做一个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