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法律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谈词的双音化,关键问题是词与词素、词组的划分问题,也是词的定义问题。可是词的定义很难下,一般书上用的定义是:词是最小的自由活动的语言片段。这定义对现代汉语来说,大家嫌它不明确,或嫌它太严。(详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7页,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97页)对古汉语来说,根据这个定义,除了少数联绵词、外来词之外,再没有双  相似文献   
2.
井田制考辨     
旧说西周曾实行过《孟子》所说的井田制。其实这是孟子的设想。实行井田制,须具有受田、井田、助法三个条件,周代不具备受田、井田两个条件,故西周不可能实行井田制。西周曹实行过助法,但与井田、受田制无关。天子、诸侯的藉田,即行助法,这是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的残余。而在中国上古史研究中,井田制是一大公案,或以为周代实行过井田制,或以为周代并未实行过,仅是儒家的设想。孰是孰非,没有定论,还值得提出来再讨论。  相似文献   
3.
彝器铭文中,通借字至多。曾约畧计之:今存先秦古籍平均百字有一通借字;近年出土之秦汉间帛书简牘,约百字有六通借字;而两周彝器铭文中,则百字中通借字有十五六字。如铭文字数最多之毛公鼎,计四百九十七字中用通借字约六七十。容庚先生所辑《金文编》  相似文献   
4.
六、否定词双音化否定词组成的双音词语,在古汉语中是大量的。大致有三种组合形式,表示三种不同的意思。1.否定词与副词、助动词等组合,表示一般否定意义,常用在否定句中。未尝《论语·八佾》:“吾未尝不得见也。”未始《庄子·齐物论》:“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未始,同未尝。未几《诗·齐风·甫田》:“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相似文献   
5.
一先秦古籍,正文与解说,经与传记,均有定制,其体例有三: 一、经与传记分别独立成书者。如《汉书·艺文志》有《春秋古经》,别有《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有《诗经》,别有《鲁故》、《齐后故》、《韩故》、《毛诗故训传》。经传合在一书,大致始于东汉魏晋间。以《春秋》与三传言之:据杜预《左传序》:“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比其义类,各随而解之,名曰‘经传集解’。”孔颖达疏云:“丘明作传,不敢与圣  相似文献   
6.
秦汉帛书简牍中的通借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竹简四千余枚;1973年,发掘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获得《老子》甲、乙本及《经法》等大量帛书;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秦墓中,又获得了有关秦律等竹简一千余枚。这些帛书简牍共有几十万字,是研究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重要文献资料。这批帛书简牍都是用墨笔书写  相似文献   
7.
三、介词结构、动宾词组凝固化常用的介词结构,逐渐凝固,向双音虚词发展,在古汉语中也不在少数,最典型的、现在还用的,如“于是”、“何以”等。介词结构能发展成为双音词语的,多数是介词“于”“为”、‘以’与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组成的介词结构,大概因为这些介词结构使用频率最高。介词“以”另在“‘以’构成的双音虚词”一节里讨论,这里谈“于”、“为”,“用”等组成的介词结构的凝固化。  相似文献   
8.
耦耕解     
辨前注疏家及近人以耦耕为两人持耜并耕说之误。耦耕为行藉田礼及藉田耕作时的劳动组合形式。行藉田礼之耦耕,与行射礼时之耦射相似。后来凡两人伴耕或集体合作劳动,古籍中亦称耦耕,此为后起引申之义,与原义不同。  相似文献   
9.
一、联合式双音虚词二、单音虚词加助词三、介词结构、动宾词组凝固化四、偏正式双音虚词及其它五、疑问代词双音化六、否定词双音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