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在对某省青少年犯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的越轨理论对其犯罪的动态轨迹进行解读。研究显示:流动中所产生的生存风险带来了合法性手段和社会资源的缺失,流动中青少年在情感和规范上对越轨亚文化群体形成依赖,这对其走上犯罪道路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修订后的《律师法》在会见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法庭言论责任豁免权等方面进一步扩大了律师的权利,势必提升了反贪侦查工作的公开性与透明度,增强了刑事诉讼的对抗性和不平衡性,这无疑使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难度倍增,对反贪侦查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同时。也给反贪侦查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广大反贪侦查人员应当从内部着眼。提升反贪侦查能力,以适应新的执法环境,迎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武汉市新生代农民工犯罪者的调查,拟从这一群体的需求满足状况探讨其犯罪行为选择的过程。研究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犯罪者关注精神需求,但他们的经济条件、家庭环境和同辈群体都难以满足他们基本的生活需求、爱、归属感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矛盾提出:政府应加强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倡导公平、公正的管理理念;社会管理参与社会化,有效发挥社会中间组织,尤其是社会工作组织的作用;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提出陪伴式社会工作理念在社会管理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本文以武汉市新生代农民工罪犯为调查对象,描述了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基本特征,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生活状况进行流动前后的对比调查。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原始背景、城市社会交往状况、城市社会的接纳程度及自我身份认同是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重要社会成因。这些社会成因是政府制定相关政策、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流动人口犯罪问题。无论是从学理上来看,还是从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深入研究这一现象都颇具紧迫性和必要性。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了一组具有代表性的流动青少年的犯罪状况,同时对其流动前后的家庭环境、空间环境、人际交往、亚文化及社会融入程度等进行了比较。根据数据统计分析我们可以作出如下推论:流动前后这些方面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流动青少年的犯罪行为选择。据此,优化流动青少年流动前后的生存环境对预防其犯罪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