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公众人物名誉权、隐私权限制的法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公众人物名誉权、隐私权与社会知情权、舆论监督权日显冲突,由此而来的名人官司日益增多,颇令新闻界困惑。在我国,公民名誉权、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相对完善,理论探讨成果颇多,但有关公众人物名誉权、隐私权限制的法律规范很不完善,甚至存在空白,司法界在处理日益增多的公众人物名誉、隐私侵权纠纷时缺乏法律依据和理论支持。因此,探讨公众人物名誉权、隐私权的保护与限制已显得十分必要而紧迫。  公众人物的法律界定及其名誉权、隐私权的特点  公众人物是在一定范围内为人们所广泛知晓和关注,并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  相似文献   
2.
对量刑建议提出时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诉人量刑建议的法律价值和司法实践意义公诉人量刑建议的法律价值取向: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司法机关在司法过程中追求的最根本的价值目标,而量刑是刑事司法一个最核心的环节。量刑的准确与否,是最终衡量法官在刑事审判中,是否准确地适用了刑法、客观公正地对被告人科以刑罚,从而实现准确有力惩处犯罪、保护受害人利益和社会既定秩序的功能,同时亦由此彰显刑事审判对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保障。这些正是司法公正价值目标的本质体现。从国外司法实践来看,英美法系中检察官不对法官量刑提建议的诉讼传统遭到质疑。尽管英国至今坚持检察官不就量…  相似文献   
3.
当前,公众人物名誉权、隐私权与社会知情权、舆论监督权日显冲突,由此而来的名人官司亦日益增多,颇令新闻舆论界困惑。在我国,有关公民的名誉权、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相对完善,理论探讨成果亦颇多,但有关公众人物名誉、隐私权限制的法律规范很不完善,甚至存在空白。司法界在处理日益增多的公众人物名誉、隐私侵权纠纷时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和理论支持,有的适用普通公民名誉权、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法规,有的借鉴国外有关理论和判例,从而导致这类纠纷实体裁判结果的不一致,最终给法律评价取向、舆论导向和社会道德价值评判带来不良影…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因在停车场停放的车辆丢失引起的损害赔偿纠纷时有发生,在审判实践中,对丢失车辆的停车场经营者的损害赔偿责任等有关问题,往往又意见分歧。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谈谈笔者的一些理解。  停车场只经营车辆停放业务,车辆丢失时经营者的赔偿责任。  经营者经营停车场的业务范围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单纯的停车业务,即经营者以其经营的场地向停车人提供停车服务,停车人依一定的标准向经营者交纳场地占用费;二是停车与保管业务,即经营者以其经营的场地向停车人提供停车保管服务,停车人依一定的标准向经营者交纳停车保管费。对于经…  相似文献   
5.
当前 ,公众人物名誉、隐私权与社会知情权、舆论监督权日显冲突 ,由此而来的名人官司亦日益增多 ,颇令新闻舆论界困惑。在我国 ,有关公民的名誉、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相对完善 ,理论探讨成果亦颇多 ,但有关公众人物名誉、隐私权限制的法律规范很不完善 ,甚或存在空白。司法界在处理日益增多的公众人物名誉、隐私侵权纠纷时缺乏法律依据和理论支持。有的适用普通公民名誉、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 ,有的借鉴国外有关理论和判例 ,从而导致这类纠纷实体裁判结果的不一致 ,最终给法律评价取向、舆论导向和社会道德价值是非评判带来非良性影响。因此…  相似文献   
6.
公众人物名誉、隐私权限制的法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公众人物名誉、隐私权与社会知情权、舆论监督权日显冲突,由此而来的名人官司亦日益增多,颇令新闻舆论界困惑。在我国,有关公民的名誉、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相对完善,理论探讨成果亦颇多,但有关公众人物名誉、隐私权限制的法律规范很不完善,甚或存在空白。司法界在处理日益增  相似文献   
7.
8.
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案件中的纠集者、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是否一律承担致人重伤、死亡的刑事责任不能简单而论,而应结合个案的具体案情而定.处理这类案件,首先要把聚众犯罪的首要分子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区别开来,其次要根据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理念和分化瓦解犯罪原则,正确理解和适用刑法第292条第二款.  相似文献   
9.
民事诉讼本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平等主体间依靠司法强制力解决民事纠纷、维护权益的一种方式。近几年,开始有人充分利用诉讼的“游戏规则”或者法律的空白与漏洞,用虚构的事实或者不真实的证据,利用合法诉讼形式牟取不正当利益,这种诉讼就是虚假诉讼。此类诉讼并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善意,意在损害相对方或者他人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10.
点评“最后陈述”去年夏天,17次受贿220.69万元的原湖南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德元,被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受贿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财产。开庭公开审理此案时,张德元在法庭上“最后陈述”:“如果礼金、回扣要以受贿论处,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