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对于他人争议的诉讼标的有独立的请求权,或者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的处理结果与之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参加到正在进行的诉讼中的人,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称为第三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诉讼中的地位相当于原告,他通过提起诉讼的方式参加诉讼,其所提起的诉讼请求是针对本诉的原告和被告的,他既不支持原告的主张,也不认同被告的主张,而是将本诉中的原告和被告均视为被告,原、被告任何一方胜诉都是对他民事权益的侵犯。因此.他处于原告的地位,独立地行使诉讼权利和承担诉讼义务。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诉讼…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法律上的确立,商品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出现了偏差,经商之潮席卷而来,甚至在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泛商人化问的现象,有的地方政府兴办所谓“夜市”、“星期日市场”,勿需注册登记,勿需营业执照,人人可以得而为商,实施商行为,甚至有市长带头下市场之举.教师“下海”,商品交易进了校园、上了课堂,国家机关的公职人员做起了经纪人、中介商,政府机构、公安检察机关也都激起了公司,打入了市场。泛商人化及商行为的不规范化已经带来了许多社会…  相似文献   
3.
职务侵权行为的违法性对于确定国家赔偿责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国家诸如瑞士、日本、奥地利等都把职务行为违法作为国家赔偿责任成立的必要条件,规定在其国家赔偿法中.我国尚未制定统一的国家赔偿法,但把职务行为的违法性作为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也为我国大多数学者所主张.而对于“违法”概念的界定以及如何确定职务作为的违法性,则颇多争议,理论上仍未阐述清楚,本文拟就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