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8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黄兰 《江淮法治》2011,(12):44-46
寒冷的北冰洋上,一座聚集有众多极夜现象研究学者的小岛上.惊现一具由残肢组合而成的雪人,残肢分属不同的6个人。而更令人讶异的是,雪人的头颅,竟属于一个50年前宣告失踪的极地科学家,经警方分析,这颗头颅极有可能是活生生从躯干上扯拽下来的。北极光下,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罪恶?冻土荒原上的白骨密码,又能引出怎样一段尘封往枣?  相似文献   
2.
3月12日,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在四川代表团审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时发言指出,"两高"报告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总结成绩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法制办将教育部提请修改的四部法律《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以及《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修改建议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这一举措开创了我国包裹立法模式的先河。包裹立法就是为达到一个立法目的,而对散布在不同的部门法的相关条款进行一次性的"打包"修改。这种修改模式能够提高立法效率,而且能保证法律体系中的内在统一性等,但它的实施则需要一定的范围与条件,它所适用的范围则是一部法律的变动会引起相关法律的变动,即有同类或同样调整对象的法律部门存在。同时该模式的适用对立法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黄兰松  汪全胜 《北方法学》2017,11(6):120-129
立法中的地方利益本位本质上是公共权力的价值选择和利益偏好的合法化,其集中表现为行政部门利益的法制化和保护主义的法制化。作为具有"独特的利益偏好"的政府部门主导地方立法的结果,它带来了立法权力异化的风险,包括增加地方政府间竞争的"交易成本"、违背法治的权力约束和平等的尊重原则、巩固地方权威主义的治理模式并加剧其合法化危机。对此,可行的对策是提升地方人大的民主立法能力、建立立法回避制度、落实违法违宪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5.
黄兰松 《法学论坛》2020,(3):112-119
当前流行的法治观念与国家治理在价值立场和制度层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张力,这根本来源于理念型法治与国家治理所面临的实践难题之间的裂痕。国家能力是指国家将自身的意志转化为现实的能力,不同于政治权力的集中与使用,它更多表示的是国家对于社会需求的回应性。实现优良治理,国家能力建设可谓至关重要。就与国家能力的兼容性而言,那种嵌入国家治理逻辑之中的治理型法治观念更为可取,其不仅可通过规范官僚机构的行为、塑造官僚精英的自我认同、增加制度供给来提升国家的制度化能力,而且能够从铸就公共政治文化和法律判断的正当化角度增强国家的合法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关于新疆的人才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兰发 《理论前沿》2001,(10):18-19
一、新疆人才的现状新疆人才队伍是在解放以后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50年来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疆的经济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有针对性地提供了政策上和物质上的支持 ,有计划地为新疆的经济建设培养和选调了各方面急需人才。自治区在培养和选调人才方面也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因而 ,新疆的人才队伍从小到大 ,素质也逐步提高 ,为新疆的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 ,随着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 ,特别是党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 ,新疆和所有西部地区一样 ,面临着一个如何把握机遇、尽快腾飞的课题 ,人才问题被提到…  相似文献   
7.
始于1997年7月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整个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部分东南亚国家仍未能从危机的打击中恢复过来。经济理论界对此次危机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在各个方面对危机的成因、启示及教训进行了研究。因现有的研究中,人们多关注于东南亚各国的...  相似文献   
8.
黄兰 《法制博览》2024,(10):52-54
著作权归属问题是完善著作权法律制度的核心问题。合理的权利分配为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方式实现了由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的转变。同时,人们越来越重视创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问题。本文与职务作品著作权相关理论相结合,对职务作品的概念和标准展开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总结出职务作品著作权主要存在“工作任务”界定的不清晰、单位的“优先使用权”权利过大、职务作品与委托作品存在交叉和人身权归属有待明晰的问题。从而认为应该通过明确“工作任务”的概念、调整单位优先使用权、确定职务作品与委托作品权利归属和明晰单位和创作人的人身权归属这四个方面来完善我国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制度。  相似文献   
9.
立法的根本要求在于"合宪"。通过运用法社会学方法和制度经济学原理,对立法主体角色及其利益博弈进行判断,有利于形成立法的宪法审查和司法审查机制,建立起立法评估中的试错、预警、清理、矫正、废止、重建体系,最终实现立法评估的社会效能和司法效能。  相似文献   
10.
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对社会抚养费征收信息的公开有明确规定,它属于政府应当主动公开的信息范围。社会抚养费征收信息的公开,有利于满足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实现社会公众的监督权,规范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管理,打造"阳光计生"。其公开内容包括社会抚养费的征收主体、征收对象、征收标准、征收程序以及征收方式等方面的信息。为保障社会抚养费征收信息的公开,必须完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