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9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校园伤害事故的频频发生,学生伤害事故的纠纷处理问题也成为了教育和法律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在这些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的责任认定也存在着颇多争议。要切实保护学生及学校的合法权益,化解纠纷,其前提是要合理地确立学生伤害事故中责任的归责原则。在责任认定中,归责原则是司法机关判断学校承担责任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确定学校责任的依据和标准。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然而,由于教育投入总体水平较低、教育投入结构以及教育投入地区分布不合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校际之间的不公平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正确认识我国义务教育校际差距的现状和原因,通过制定相应的干预政策和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网络暴力事件近几年来屡屡发生,对正常的网络秩序和现实社会构成了强烈冲击,已引起了社会民众、专家学者的广泛专注。本文拟从网络暴力现象问题的提出入手,试对网络暴力的概念内涵予以界定,分析其产生的起因并对这一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法治建设历经三个发展阶段,从恢复发展阶段到快速发展阶段再到今天的全面推进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回顾和总结我国行政法治30年的经验与成就,展望未来行政法治发展的前景与趋势,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5.
儒家"德治"思想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伦理道德为传统政治实践提供了思想上的指导和依据,但也存在着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以德治国"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所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是在治国模式上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结晶。二者既有着历史的传承和内在的联系,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存在着时代差异。  相似文献   
6.
刘伟锋 《前沿》2007,(10):137-138
建立公民社会是"第三条道路"政治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本文主要论述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现状、"第三条道路"与中国公民社会之间的联系以及中国公民社会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等方面。通过借鉴"第三条道路"的政治主张,正确处理好公民社会与国家、公民社会与民主的关系,以便使我国的公民社会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其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7.
严格责任在我国刑法中的适用问题一直有所争议,学者们对此依旧没有达成共识。本文将对严格责任的定义、其在我国刑法中是否已经有所适用、在未来刑法中有无适用必要等问题所引发的争议加以介绍。最后,我将从实践的角度对此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行政问责制作为现代政府强化责任与改善管理的一种制度创新,蕴涵着极为深刻的政治理论价值.但是,在我国政治领域推进的过程中,由于对行政问责制内涵认识的模糊性以及对其理论基础理解的主观随意性,致使一些原本致力于建设责任政府的政策安排反而偏离了行政问责制的内在诉求.因此,要构建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就必须深刻理解行政问责制的丰富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由“人治”向“法治”方式的转变,是治国方式的一次划时代的选择.历史性地回顾和反思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对于我们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定不移地沿着依法治国道路前进,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强调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既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需要。领导干部应当具备法律之上、职权法定、程序正当、权利义务等法治思维。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可以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参与法律实践、加强法治考核、改善法治环境等途径来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