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这一光辉思想,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新财富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论断,是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一书中首先提出来  相似文献   
2.
《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刊登了李林昆、沈晓珊同志《实践唯物主义与哲学观念变革四题》一文(以下简称《四题》),拜读之后,颇受启发,但对《四题》之一“关于哲学基本问题”(这是探讨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的观点有些异议,现将我们的意见阐述如下,求教于二位同志及其他理论工作者。  相似文献   
3.
闫慧远  刘兴章 《唯实》2009,(10):31-36
随着“感性活动”原则在存在论的根基处造成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哲学革命。马克思把语言也导向生存之维来理解。与传统形而上学对语言的理解不同,在马克思看来,语言乃是现实的、感性的意识;语言作为人对存在本身的一种前概念、前逻辑地领悟和把握的凝结,它表明的是人的本己的存在方式或活动方式;语言是历史的,因为语言根植于感性活动中人的存在的历史展开;说人生存于自己的文化世界中,实际上就是说人生存于语言的世界中;语言之所以是人自己的存在,是因为语言是“感性的自然界”。  相似文献   
4.
刘兴章 《湖湘论坛》2000,13(4):68-69
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达到了对其共产主义学说的本体论的哲学解决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他又进一步为这一学说作了生存论的演示。《形态》中,马克思这样指出:“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  相似文献   
5.
刘兴章 《求索》2014,(3):74-78
当叔本华以“意志”为本体来诠释人和世界的存在时,他的目的是要从根基上瓦解传统意识主体哲学。他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身体理论也就是这样被提出的。也正是基于这一理论,一方面,叔本华意欲拯救欧洲从中世纪以来就虚弱的身体文化,再现生机勃勃的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生的绚丽舞台,但另一方面,他也据此得出了悲情人生的结论。从初始对生命意志的肯定到后来又回到对生命意志的否定,反映了叔本华哲学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性质和特点。深刻领会叔本华作为意志本体的身体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当代方兴未艾的身体文化思潮、对于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