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子思的《中庸》集《周易》、《论语》里中庸思想之大成,其中突出体现着一种人生和谐思想,这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一、“中和”论。《中庸》第一章关于“中和”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相似文献   
2.
“对于一个哲学体系加以真正的推翻,即在于揭示出这体系的原则所包含的矛盾,而将这原则降为理念的一个较高的具体形式中组成的理想环节”。(黑格尔《小逻辑》第200页)洗掉神秘的色彩,可看到这句话所包含的辩证法真理。马克思、恩格斯已经真正的把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推翻了。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体系的革命,是全面深刻的,但批判的重点是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方面”,他们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把它倒过来,以便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资本论》第1卷,第24页),而对于黑格尔辩证法体系中的形而上学杂质,却批判较少。这种历史的欠缺,对  相似文献   
3.
发展中国所靠的科学方法只能是唯物辩证法,而不能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因为中国的国情只有运用唯物辩证法才能理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只有运用唯物辩证法才能有效地进行。一、只有靠唯物辩证法才能正确理解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生产力作用的两重性宗主国资本输出就必须把本国先进生产力带入殖民地,因此,也就促进了这里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生产力的这种更新,始终不同于宗主国生产力的发展。资产者在其故乡还装出一幅很体面的样子,而一到殖民地就丝毫不加掩饰地把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性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体面”与“野蛮”的正比例增长,是宗主国生存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要矛盾的种类及其转移的类型很多,本文只就最基本的种类及其转移谈些看法。一、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人类社会中有两大基本矛盾,即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这两个矛盾中。前者是人类社会的根本矛盾。人类从自然物质中演化出来。以其本质特征与自然界中的他物区别开来。从此开始,自然界中与人类直接相联的他物就成了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5.
(一)主体的广泛性和客体的普遍性社会主义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有为自己生存发展的利益而认识和实践的权利,都有以此目的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社会活动的决策和实践的权利。每个人的这些权利都以其他每个人同样的权利为前提,而不是排斥他人与己相同的权利。每个人的个人生存发展的特殊利益的实现都以不伤害他人的特殊利益为前提,而且必须包含着实现人民整体的共同利益。自己权利与别  相似文献   
6.
一、山区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近况新中国建立后,山区农业生产力有很大发展。从五十年代开始,国家在山区农村不但加强了普通国民教育,而且坚持抓紧成人文化教育。在提高文化素质的同时,青年人把老农的农业经验和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提高了山区农业生产力的主体素质。党和政府也很重视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客体要素,积极组织集体农民开建了许多大型水库,因地制宜地推广农业机楓,扩大机耕面积,增加机械排灌等机械操作项目,开建了许多旱涝保收田,每年春、夏两季组织农民和学生植树造林,政府同时组织劳动队伍在山区造国营  相似文献   
7.
关于道德的本质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现有的道德定义没有突出道德的本质 道德科学关于道德的本质的看法,都集中表述在道德的定义中。我国理论界关于道德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三层意思:(1)道德是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范畴。(2)它反映人们的社会关系,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广泛渗透于各种社会关系,广泛干预人们的一切社会生活。(3)它的反作用的方式是,通过教育和社会舆论,形成人们的内心信念,以约束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这样的道德定义,不能把道德的本质从道德的所有属性中分析出来,而是把它们并列混和在一起,笼统地称之为道德的本质。例如以下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