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1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以下简称《纪律条令》)创新了公安内部监督体制,加大对权力的制约,严惩超期羁押、刑讯逼供、"冷硬横推"等行为,保障执法对象的人身自由权和生命健康权,确保权力为权利服务,并以部门联合规章的形式公布施行,实现了上位法与下位法的统一。《纪律条令》将限制权力、保障权利、法律至上的宗旨贯彻始终,从而从价值层面上体现了现代法治精神,从技术层面上体现了公安立法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公安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公安工作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高素质公安队伍的客观需要。当前,在公安工作中应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大局观念,牢固树立严格、文明、公正、效能、公开的执法思想,切实提高法律素养,自觉接受法律监督,从而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由于商品经济的薄弱与自然经济的发达、我国传统文化对宪政核心价值的偏离以及宪法的实际运行情况等经济、文化和现实的原因,导致了我国宪政意识的缺位。为了培育公民的宪政意识,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证司法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保障宪法实施,建立健全我国的违宪审查机制,从而构建宪政意识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司法基础和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4.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解读2004年宪法修正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的发展历史表明,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正是这一点的生动体现。"三个代表"、政治文明写入宪法,为公民权利的发展提供了思想理论指导和政治基础;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完善了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为公民权利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制度基础和物质前提;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为公民权利的保障提供了一项基本原则;完善补偿制度,关于紧急状态的规定从保障公民权利的角度规范制约了政府权力。但为了保障修正案的实施,还应不断完善相关立法和宪法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5.
当前 ,影响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因素有法律文化传统 ,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法律的实际运行情况等方面。由于法律意识无论对立法、执法还是守法都有重要价值 ,所以必须针对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水平有待提高的现状 ,采取措施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推进我国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关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的警民关系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世界各国警务的重要基础。但由于人民警察执法中存在的问题、社会转型期部分公民法治心态的不完善以及新闻媒体的涉警报道欠客观公正等原因,影响了警民关系的和谐。人民警察在警民关系的构建中应占主导、主动地位,针对此种现状,人民警察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和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法治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公安机关践行法治精神有利手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安队伍。当前形势下,公安机关应该公正执法,树立法律至上的精神;公开执法,树立公平正义的精神;严格执法,树立保障权利、限制权力的精神,从而践行法治精神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政法工作的重要思想前提,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一核心问题,不仅在理论上要有正确的认识,更要在实践中认真落实。  相似文献   
9.
刘雪屏 《理论学刊》2007,6(10):17-19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下将依法治国的进程继续推进,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思想。胡锦涛同志提出: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首先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依法治国,前提是有法可依,基础是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关键是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公正司法;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要积极加强法制建设,又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10.
公安机关执法监督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安机关执法监督是国家民主与法治建设、约束警察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以及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当前,公安机关执法监督工作还存在着不正确的执法监督观念、监督力量分散、缺乏监督合力、监督措施不到位,监督力度不够等不足,制约了监督功能的发挥。在从严治警的形势下,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公安机关执法的监督,充分利用监督资源,保障公安机关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