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7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昌,1926年8月出生,河南西华县人,现任武汉大学资深教授(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律思想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等。克昌先生是著名法学家、新中国刑法学的奠基人之一,他言传身教,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法律人才。在法律实务方面,马克昌最引人关  相似文献   
2.
2009年11月5日,深秋的晴空,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四川省巴中市城郊山麓上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中,原中共川陕省委书记、红军总卫生部政委、湖北省人民检察院首任检察长周光坦的雕像落成,并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周光坦石像高4.8米,与李先念、徐向前、王树声、陈昌浩等10位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的石像.一起矗立在川陕苏区将帅碑林中“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纪念像园”内;他们的伟大红军精神,被永远铭记在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川陕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3.
开栏语:调解,意味着要让不同诉求的利益两方达成一致,最终化解双方矛盾。即使您不是与调解相关的从业人员,也可以通过掌握调解员的思维方式,有效促成日常中与他人的沟通合作。例如,如何事先掌握不同矛盾纠纷的各自特性。如何准确把握当事人的不同需求与心理。有哪些调解方式和调解技巧,等等。  相似文献   
4.
2011年6月22日,我国著名法学家、新中国刑法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武汉大学资深教授马克昌先生在武汉仙逝,享年85岁。马克昌教授广泛涉猎于中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刑事政策学、犯罪学等研究领域,曾亲自参加了对于四人帮的审判活动。他从教61年,培养了一大批法学高层次优秀人才。我刊特组织五篇回忆文章,以怀念马克昌教授对于我国法学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2011年4月,在马克昌先生病重住院期间,最高人民法院王胜俊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曹建明检察长分别看望了他,先生于2011年6月22日病逝。在马克昌先生住院近一年的时间里,笔者有幸陪护左右,聆听先生谈及他的求学经历。  相似文献   
6.
网络域名又称网址,最初是互联网络上识别和定位计算机的层次结构式的字符标识,与该计算机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相对应,中国是互联网使用大国,目前的计算机互联网终端稳居世界前三位,潜在的手机上网用户数量全球第一;随着计算机  相似文献   
7.
2011年6月22日,我国著名法学家、新中国刑法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武汉大学资深教授马克昌先生在武汉仙逝,享年85岁。马克昌教授广泛涉猎于中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刑事政策学、犯罪学等研究领域,曾亲自参加了对于“四人帮”的审判活动。他从教61年,培养了一大批法学高层次优秀人才。我刊特组织五篇回忆文章,以怀念马克昌教授对于我国法学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报告的部分内容属于品格证据的范畴,根据我国刑事立法规定,可将其视为证人证言;考虑到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的特殊性,其调查主体由第三方组织担任最为适当,调查内容原则上可以分为人格调查和社会环境调查两个方面,调查程序中调查人员、调查对象、调查时机及调查结论的确定都是实践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现有的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和社区矫正社会调查存在交叉,从两者调查的侧重点来看,对未成人进行社会调查时,应当适用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程序。  相似文献   
9.
宫步坦 《楚天主人》2010,(11):34-35
马克昌,男,1926年8月出生,河南西华县人,现任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律思想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等。2010年8月2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草案)》。8月28日,《刑法修  相似文献   
10.
著名法学家、杰出教育家、卓越社会活动家,新中国刑法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律思想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昌先生,因病医治无效,2011年6月22日在武汉逝世,享年85岁。马克昌先生病重期间,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先后到医院看望。马克昌先生在病逝前两月,在病房讲授"国家刑法与市民刑法",此次授课留下了弥足珍贵"遗产"。作者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成文,本刊予以刊发谨以怀念马克昌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