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6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亚利 《理论导刊》2001,(10):32-34
一、新世纪我国进行农业科技革命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进入新的世纪,我国面临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大问题。它与巩固和加强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积极稳定地推进国民经济向前发展直接相关,亟待我们去解决,大力推进新农业科技革命是解决这一迫切问题的关键:一是顺利完成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这一艰巨任务的根本保证。自从1997年以来,我国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连续四年下滑。人均生活费支出,自1998年后逐年降低。占全国人口70%的农民收入增长持续走低,消费能力逐步弱化,成为内需扩大乏力,市场低迷不旺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反腐败理论的总体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本文对毛泽东反腐败理论作了界定。所谓毛泽东反腐败理论,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思想为核心,在党风、军风、政风、民风方面反对贪污浪费、官僚主义等政治腐败、经济腐败、组织腐败、生活作风腐败现象从而跳出周期律的理论,它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次,本文阐述了毛泽东反腐败理论的基本内容。(1)把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结合起来;(2)把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3)把要求党政领导干部提高率先垂范廉洁自律的自我修养和依靠人民群众监督结合起来;(4)把讲正气和打击邪气结合起来。该文认为这四个结合或四个双管齐下可以说是毛泽东反腐败理论的总体思路。最后,该文探讨了毛泽东在反腐败问题上成功的方法论原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哲学界围绕着当今时代给马克思哲学提出的公共性问题域,着眼于马克思哲学的传统理解存在的公共性缺失进行深刻反思,使马克思哲学的公共性维度得到彰显,形成了一系列观点新颖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杨亚利 《理论导刊》2007,1(8):37-39
中华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对创新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怀疑和否定是创新的首要前提;实事求是是创新的基本原则;人的全面发展是创新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5.
作者认为山东古代易学史可以大致划分五个阶段 :上古至先秦时期、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宋元明时期、清代。从第一阶段可以看出 ,《易经》的基础阴阳八卦、《易传》源于山东。从第二、三、四个阶段可以看出 ,具有不同特点的汉易、晋易、宋易系统源于山东。因而 ,可以得出结论 :周易文化源于山东。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二十年代,我国著名学者刘复先生指出:“自从六朝以至于今日,大约是吴越的文明该做中国全部文明的领袖罢。吴越区域之中,又大约是苏州一处该做得领袖罢,如果我这话说的不大错,那么苏州在中国文明史上所处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顾颉刚编《吴歌甲集》序五)近几年,有人认为,研究近现代吴文化是探寻中国文化在近现代发展演变的一把钥匙。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不了解苏州文化,也就不可能了解吴文化,不了解  相似文献   
7.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阶级阶级斗争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这个探索获得的新成果可以归纳为“三论”、“九点”,构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阶级斗争理论的完整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阶级阶级斗争学说的丰富和发展。这个探索之所以获得成功,其根本原因是采用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成功运用的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精神的阶级分析、调查研究、具体分析三者统一综合运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范仲淹作为"庆历易学"的核心人物其<易>论发扬光大了<易传>奠基的天人舍一、以人为本、贵和尚中、刚健有为等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9.
从《毛泽东早期文稿》可以看出:青年毛泽东已经"略通国学大要",具备很好的国学修养。青年毛泽东对何为国学、国学何为、如何学国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青年毛泽东"略通国学大要"是他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和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主体素质方面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论稷下名辩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稷下是我国战国时期名辩思潮的发源地.首先,稷下学宫曾展开四次名实之辩,高潮迭起,精采纷呈,影响巨大.其次,稷下学者撰有关于名实问题的<管子>的<心术>等篇、<尹文子>一书、<荀子>的<正名>篇等学术专著,思想精湛.稷下学者在这些论辩和著作中提出许多思想学说为我国古代认识论和逻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稷下名辩思潮在我国先秦逻辑思想发展史上处于同墨辩、惠施、公孙龙名家鼎足而立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