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7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月7日,本刊哲史部邀请在京的部分史学家和中青年史学工作者,就“史学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为题进行了座谈。与会代表畅所欲言,发表了许多好的看法。因版面所限,下面只摘登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田居俭 《党的文献》2012,(4):124-127
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进程中,“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已经成为全党的共识和共举。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资本主义作出的结论,距今分别已有 134年和 85年了。但资本主义的“丧钟”迟迟没有响起,总是腐而不朽、垂而不死,这是为什么 ?20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后,社会生产力仍然快速发展,在经济、科技和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发展速度甚至超过社会主义国家,这又是为什么 ?  过去,我们对资本主义历史进程的理解过于机械和肤浅,忽略了其生存的长期性、曲折性和复杂性。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考察资本主义,是把它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长时段”来审视的,着重研究其客观规律即演变趋势及其最终结局。而任…  相似文献   
4.
20世纪 80、 90年代之交,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与此形成明显反差的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却有很大的发展。面对这样的形势,人们难免产生这样那样的迷惑。因此,很有必要用唯物史观重新考察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认清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这对于坚定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信念,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大有裨益。   资本主义发展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其间共经历了自由竞争、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三个主要时期。 18世纪中叶到 20世纪初,是自由竞争资本…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走过的60年,是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60年,是在不平坦道路上勇往直前的60年。其间有凯歌行进的辉煌时期,也有曲折探索的徘徊时期。这60年的经验深刻而丰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记取,以便再接再厉,夺取更新更大的胜利。坚持、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就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距今350年的1644年,是农历甲申年;距今半个世纪的1944年,也是农历甲申年。两者间隔,整整300年。前一个甲申年,李自成指挥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摧枯拉朽,胜利攻进明朝都城北京,末代皇帝崇祯惊慌失措,在煤山的一株古槐上自缢而死,结束了明王朝的统治;时隔43天,革命农民在刀光剑影中创建的大顺政权功败垂成,京师得而复失,李自成在武英殿匆匆举行了登基大典之后,又忍痛率领南征北战的将士们撤出最后定鼎的北京。后一个甲申  相似文献   
7.
距今两千多年前的神州大地上,曾崛起过一个强盛的西汉王朝。这个王朝由高祖刘邦奠基,经惠帝(此人系一白痴,执掌朝政的是其生母吕后)、文帝、景帝等几代人奋斗,到武帝刘彻即位,已  相似文献   
8.
就中共党史的研究而言,近些年来研究重心更多地转移到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但这并不等于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史研究再无可研究的空间了。相反,在大量资料积累和通论性研究的基础上,拓宽新民主主义时期党史研究的领域,深化新民主主义时期党史研究并得出  相似文献   
9.
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在致历史学家白寿彝的信中说:“我一直强调,党和国家的各级干部要注意学习中国历史,高级干部尤其要带头这样做。”又说:“我提倡领导干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而讲政治、讲正气,也是要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作基础的。”这些精辟的论断,无疑给正在开展的“三讲”教育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活力。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和袁世凯,是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进程截然相反的两个历史人物。前者领导革命党人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被中国人民迎进历史的功勋阁中;后者纠集反动势力破坏民主共和,出卖国家领土主权,复辟封建帝制,被中国人民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一反映历史真实的结论,如黑白之不容混淆,似东西之不可易位,自辛亥革命以来85年从未被动摇过。然而,不幸的是,近两年在评价孙中山和袁世凯的论述中,竟然出现了某些违背历史真实的“新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抑孙杨袁”论。论者权力贬低孙中山及其领导的革命,说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