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蒋国经  龚卫国 《湘潮》2012,(4):49-49
田才蓉,女,原名香婆,郴县郴州镇市郊乡(今郴州市苏仙区白鹿洞镇)龙门池孔家洞村人。1968年3月,她因抢救火车和耕牛而牺牲,被誉为"欧阳海式女英雄"。田才蓉1924年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因家里穷,读书少,田才蓉小时候没有名字,  相似文献   
2.
蒋国经 《湘潮》2008,(10):37-41
武陵逶迤,明山叠翠,[氵舞]水拖蓝,坐落在青山绿水环抱中的湘西芷江古镇,真可谓地灵人杰。民国总理熊希龄在这里读书、生活近20年;著名作家沈从文在这里度过了美好的青年时代,被周恩来称赞为“法国通”的李风白出生在这里。李风白曾担任外文图书出版社法文翻译室主任,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他1903年生,1984年4月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一生除留下大量的翻译作品外,还创作了不少美术作品和新旧诗词。他为我国对外宣传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不仅得到周恩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而且曾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  相似文献   
3.
1王丙山,一个初中毕业生,一位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他却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投入十多万元,搞了8项发明创造。他成功地发明了“碾米机瓦筛保护罩”(国家专利号:98315836.3)、“兴农牌谷草分离自动装袋脱粒机”(国家专利号:98231259.8)、“科农牌软盘抛秧对孔推盘式播种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的二十年代初,在湖南芷江侗乡这个古老的小镇有一位传奇的女性,她毕业于桃园师范,因受新思潮的影响,冲破封建樊篱,抱着继续求学的愿望来到了大上海。在这里,她经常聆听陈独秀、陈望道、沈雁冰等知名人物的讲课,思想不断进步,一心向往着革命。经刘少奇同志介绍,她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李大钊同志一起过组织生活,后来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张太雷结成夫妻。张太雷牺牲后,她化悲痛为力量,更加坚定革命的信念,长期做党的地下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出色地完成了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她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5.
蒋国经 《湘潮》2005,(8):28-31
杨伯涛,地道的侗家农民子弟,16岁参加北伐,19岁在国民革命军中任排长,转战南北,英勇善战,战功显赫。抗战时期,在著名的湘西雪峰山战役中出奇制胜,打败横行一时的日寇,受到蒋介石的器重,被委任为第十八军军长。淮海战役中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俘。1959年第一批获特赦,得到周恩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的二十年代初,在湖南芷江侗乡这个古老的小镇有一位传奇的女性,她毕业于桃园师范,因受新思潮的影响,冲破封建樊篱,抱着继续求学的愿望来到了大上海.在这里,她经常聆听陈独秀、陈望道、沈雁冰等知名人物的讲课,思想不断进步,一心向往着革命.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求学时,被师生们称誉为“时事通”。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与美国著名记者斯诺谈到自己生活学习情况时说“:在长沙,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的报纸——《民立报》,那是一个民族革命的报纸,刊载着广州反清起义和七十二烈士殉难的消息,这个起义是由一个名叫黄兴的湖南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档案馆意外地发现了一份与众不同的档案资料。而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份档案竟跟毛泽东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就在日前,湖南  相似文献   
9.
李风白与周恩来的友情蒋国经李风白1903年出生于湖南芷江一个中等官吏家庭。他4岁随父去长沙,后受教于何叔衡先生。李风白在何叔衡门下读书期间(1916年至1917年),经常见到一位高个子青年来找何叔衡老师,并总是作长时间的交谈,后来才知道他就是编《湘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